AI巨頭輝達在美股強勢攀升,市值一舉突破微軟,再度登上全球市值第一寶座。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於年度股東大會表示,輝達不再只是晶片公司,更宣示將全面進軍「AI基礎建設、人形機器人以及自駕車」三大應用場景。百達投顧表示,隨著AI技術發展全面落地,不只單一明星公司能夠受惠投資紅利,而是擴散到完整的AI產業供應鏈。

從數十億台機器人到數十萬座工廠

延燒焦點:台股周報》除息高峰來了 台股蒸發逾百點?「AI概念股」出頭

黃仁勳在股東會預言,未來將有數十億台機器人、數億輛自駕車,這些驅動力正來自於AI模型與運算平台的進化。而要實現這個場景,背後還需要數十萬座具備智慧感測、自動化決策與邊緣算力的機器人工廠作為支撐。從晶圓製造、感測器、設備模組,到自動化軟體,每個環節都是AI實體化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百達投顧表示,並非單一企業可以完成這場變革,而是整條產業供應鏈系統性進化。舉例來說,台積電提供先進的晶圓製程;ASML艾司摩爾掌握關鍵的EUV光刻技術,負責將電路圖精準轉印製晶圓,是先進晶片生產不可或缺的一環;就AI應用端而言,Alphabet積極布局自駕車與語音AI應用,強化技術落地速度;Salesforce則在企業端導入生成式AI,讓商業決策與客戶互動全面自動化。

百達機器人科技策略團隊表示,預期2025年將是AI邁入商業化應用、企業併購活動加速的關鍵轉折期,市場資本正回流至基本面穩健、估值具修復空間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