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淞山觀點》美、中政經總對抗的台灣挑戰與因應?

    新聞 陳淞山觀點》美、中政經總對抗的台灣挑戰與因應?

    2025.04.17 | 18:04

    節節升高的美、中關稅貿易對抗競賽,彷如兩隻大象在打架般的熱鬧,他們各自藉由國際政治舞台上的合縱連橫操作,串聯成相互拔河對抗的政經聯盟展開更加深入的廝殺,真正直接影響且有重大安全疑慮的就是台海安全問題,何時從關稅貿易戰轉到兩岸的戰爭碰撞危機,或者是美、中對台灣問題的政治交易利益上聚焦?都是未定之數!難
  • 陳淞山觀點》美中關稅貿易戰的台海問題

    新聞 陳淞山觀點》美中關稅貿易戰的台海問題

    2025.04.10 | 17:23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戰,全球股市先受其害,血流成河,美中關稅貿易戰的「奉陪到底」、「加倍奉還」相互對撞,隨著川普宣布對於未報復美國的超過75個國家,關稅措施將暫緩90天實施,全球股市反彈大漲。看起來,川普的關稅戰除了美國內部的美債嚴重問題外,正是衝著中國而來,正如他所言:「鑒於中國對全球市場表現出明顯
  • 陳淞山觀點》蔡蘇爬山暗藏的政治玄機?

    新聞 陳淞山觀點》蔡蘇爬山暗藏的政治玄機?

    2025.03.21 | 19:29

    如火如荼的大罷免行動已經進入成敗攤牌的政治階段,綠營動員力道更加猛烈,藍營陷入愁雲慘霧當中,看起來,隱身在後的賴清德總統兼黨主席也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新考驗,不管他有沒有實際介入運作大罷免,政治成敗都會算在他的頭上,畢竟根據民進黨主席會議日前通過的二階段連署罷免協助行動的結論已經下達動員令,民進黨基層
  • 陳淞山觀點》台灣將進入防武統、準戰爭狀態的政治準備

    新聞 陳淞山觀點》台灣將進入防武統、準戰爭狀態的政治準備

    2025.03.14 | 18:53

    正值中國大陸「反分裂國家法」實施20周年座談會在北京舉行前夕,賴清德總統在出席國安高層會議會後記者會發表談話,將中國定義為我國反滲透法的「境外敵對勢力」,並提出恢復軍事審判制度等五大國安威脅及相應的17項因應策略,來強化台灣的民主韌性與國家安全,同時間他也在日前的民進黨中常會中下達動員令,要求全黨公
  • 陳淞山觀點》民進黨台南市長爭霸賽的「破口」

    新聞 陳淞山觀點》民進黨台南市長爭霸賽的「破口」

    2025.03.06 | 19:11

    農曆年過後,民進黨下屆台南市長初選「黨內互打」的風暴逐漸浮現,先是有8位親林俊憲立委的台南市議員聯合發表共同聲明,強調「歷史可以過去,但不容忘記」、「與魔鬼為伍終將自食惡果」,並呼籲爭取市長提名期間,「不要再與傷害民進黨的人走在一起」,還給台南一個乾淨、堅定價值的政治環境。後續則又發生疑似林俊憲立委
  • 陳淞山觀點》賴清德的政權保衛戰在台南!

    新聞 陳淞山觀點》賴清德的政權保衛戰在台南!

    2025.02.17 | 17:25

    大罷免混亂政局發展下,在藍綠陣營「以戰止戰」與「以戰養戰」的政治操作互相攻防結果,似乎誰都很難產生政治結構上的大變化或翻轉局面,「朝小野大」的政治態勢可能依舊如昔,充其量頂多兩大黨各掉個3到5席的情況,難有大贏大輸的結果發生。真正會有對政局產生重大影響的是2026年的地方選舉結果,在22個縣市中原本
  • 陳淞山觀點》混亂政局下大罷免行動的政治觀察

    新聞 陳淞山觀點》混亂政局下大罷免行動的政治觀察

    2025.01.20 | 15:25

    在「朝小野大」的立法院政治結構下,由於在野黨掌握國會多數的政治運作,透過立法權、預算權與人事同意權的強力主導力量,讓行政院的重大施政及政策舉步維艱,幾乎陷入政治失能與失控的困境,台灣政局進入了嚴重混亂的政治黑暗期,朝野越演越烈的政治惡鬥及內耗,逐漸可能變成訴諸直接民主的朝野相互罷免的政治攻防與對抗。
  • 陳淞山觀點》如何修補兩岸關係發展的破裂傷口?

    新聞 陳淞山觀點》如何修補兩岸關係發展的破裂傷口?

    2025.01.14 | 17:38

    兩岸關係發展的嚴峻險惡客觀情勢幾已定型,雙方執政當局的隔海喊話政治廝殺也即將到了吹彈可破的局勢,雙方彼此不斷堆積的相互對抗仇恨值更是高的離譜,彼此指責對方大搞認知作戰的敵對氛圍也處處加大力度,這樣的政治局勢演變的結果,就是一發不可收拾的兵凶戰危,就是危機管控即將失控的準戰爭之政治前兆,難道兩岸的最高
  • 陳淞山觀點》柯文哲與民眾黨對台灣政黨政治的未來發展變局?

    新聞 陳淞山觀點》柯文哲與民眾黨對台灣政黨政治的未來發展變局?

    2025.01.02 | 11:38

    台灣朝野對抗的混亂政局從賴清德總統520就職以來,可以說是越演越烈,立法院朝小野大的政治結構造成的政治混戰情況更加難解,立法權從監督制衡行政權的角色,變成凌駕鉗制的主導局面,國會的多數暴力牽動著國家未來發展的政治主控權,民進黨政府執政失能的朝野對抗局勢更加嚴重。儘管如此,在美麗島電子報最新的12月國
  • 專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平衡槓桿

    新聞 專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平衡槓桿

    2024.05.31 | 15:57

    政治是妥協與平衡的藝術,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與否也是這個政治道理,任何雙方敵對意識的政治民粹操控當然也必須承受其反作用力的政治反撲,不過有些事還是要區分清楚到底是為了選舉所操作的政治語言或主張,還是真的準備藉此來達成某種程度上的政治目的或企圖,比較能夠不至於因為政治誤判而做成錯誤的判斷或決策,甚至造成
  • 陳淞山觀點》立法院「民主內戰」的政治民粹亂象

    新聞 陳淞山觀點》立法院「民主內戰」的政治民粹亂象

    2024.05.24 | 19:40

    立法院國會改革五法審查的朝野惡鬥與暴力衝突的場面歷歷在目,彷彿又回到了30年前台灣民主化過程推動的場景,國會多數暴力與少數抗爭的威權與民主的爭鬥,最終導致了2000年台灣首次的政黨輪替結果。然而,如今國會改革或擴權的政治爭議又爆發暴力衝突的「全武行」政治爭議,孰是孰非已難論斷,朝野各取所需、各自解讀
  • 陳淞山觀點》兩岸關係發展的機會之窗快「沒縫了」!

    新聞 陳淞山觀點》兩岸關係發展的機會之窗快「沒縫了」!

    2024.05.14 | 17:42

    眾所矚目的賴清德總統520就職演說內容幾已定調,原本兩岸領導人各取所需所加以營造的善意氛圍,期盼兩岸關係發展在各自擱置重大政治歧見爭議下,以逐步開放兩岸觀光與交流來解開對立僵局,重新搭起可以展開對話溝通的友誼橋樑。然而,根據媒體報導,賴清德的520就職演說內容有關兩岸部分不會超出蔡英文的兩岸範疇,談
  • 陳淞山觀點》民進黨權力遊戲的大變局

    新聞 陳淞山觀點》民進黨權力遊戲的大變局

    2024.05.07 | 16:23

    隨著準總統賴清德的府院黨人事布局接近尾聲,新政府團隊即將走馬上任之際,傳出了蔡英文總統可能特赦陳水扁前總統及卸任後準備籌組成立國際性智庫的消息,不管真正的事實真相為何?其實這很可能就是蔡英文與賴清德兩位總統級政治領袖,未來既合作又競爭的權力互動關係新局,同時也意味著下一波民進黨權力遊戲競技的可能發展
  • 陳淞山觀點 》賴清德的兩岸困境應如何解套?

    新聞 陳淞山觀點 》賴清德的兩岸困境應如何解套?

    2024.04.25 | 16:29

    賴清德準總統的內閣人事布局首部曲接近完成,穩健傳承的平穩過渡色彩相當濃厚,是貫徹其政治意志與決心的和戰兩手策略操作。在國防、外交與國安領域上維持蔡英文總統的政治路線與基調,屬於隨時可戰的強硬路線,而在兩岸及財經部門領域則採較為務實善意的對中和解路線,以因應兩岸未來健康有序的交流開放的政治基調,試圖逐
  • 陳淞山觀點》賴清德的政治布局

    新聞 陳淞山觀點》賴清德的政治布局

    2024.04.09 | 20:38

    在馬習二會前夕,賴清德準總統的黨、政人事布局終於由媒體曝光,預料將由卓榮泰與鄭麗君接任正、副閣揆職位,民進黨秘書長可望由正國會系統的林右昌接任,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與外交部長吳釗燮可能轉任國防部長與國安會秘書長職位,其中就以現任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與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的角色定位還尚未明朗。看起來,賴清德
  • 陳淞山觀點》馬英九二次訪陸對台灣有何影響? 

    新聞 陳淞山觀點》馬英九二次訪陸對台灣有何影響? 

    2024.04.01 | 12:26

    總統大選過後,台灣政局朝小野大,兩岸關係發展的政治態勢依然嚴峻險惡,4月1日馬英九前總統登陸訪問11天,可能在4月8日前後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展開第二次的會面。從台灣執政當局的角度來看,這就只是馬英九尋求個人歷史定位的登陸交流之旅,基本上仍是青年與文化交流的訪問,而馬習二會就也只是走走過場且各抒己見的
  • 陳淞山觀點》賴清德「左右為難」的組閣難題

    新聞 陳淞山觀點》賴清德「左右為難」的組閣難題

    2024.03.20 | 17:00

    賴清德準總統究竟該如何布局未來的內閣團隊來治理國家?這是個相當棘手的政治難題,畢竟台灣的新政局現實結構就是「朝小野大」的政治體制,而朝野對抗衝突的政治僵局依舊難解,民進黨單獨組閣所需面對的「少數政府」政治爭議與困境原本就難有解套機會,在民進黨支持者絕大多數還處在選戰的殺戮戰場政治氛圍當中難以自拔之際
  • 陳淞山觀點》「蔡柯會」的政黨領袖溝通盤算布局?

    新聞 陳淞山觀點》「蔡柯會」的政黨領袖溝通盤算布局?

    2024.03.15 | 16:05

    蔡英文總統在卸任前兩個多月時與民眾黨主席柯文哲進行會面溝通,想為「朝小野大」的台灣政局開啟新的政治運作模式,外界傳言莫衷一是,有招安說、有綠白合,也有政黨和解的朝野合諧營造氛圍各種說法,其實都是本位主義的過度解讀,畢竟對於一個準備即將卸任的總統而言,這只是她8年政績的缺角補漏,是她任內原本該做卻沒有
  • 陳淞山觀點》賴清德的民主大聯盟  如何破解立法院的少數難題? 

    新聞 陳淞山觀點》賴清德的民主大聯盟 如何破解立法院的少數難題? 

    2024.02.02 | 14:42

    以未過半的51席立委席次在立法院正副院長選舉敗選的民進黨,讓國民黨如願以償拿下「韓江配」的立法院領導體制,邊緣化了民眾黨在立法院的關鍵少數政治力量,註定了賴清德領導的新政府體制必須走向大溝通、大協商的新政治時代。藍綠政治和解合作的機會遠大於對抗衝突,在新內閣的人事布局發展就應開大門走大路,勇敢邁向「
  • 陳淞山觀點》柯文哲「極限施壓」的新政治時代 

    新聞 陳淞山觀點》柯文哲「極限施壓」的新政治時代 

    2024.01.16 | 16:44

    台灣總統與立委選舉結果出爐,弱勢總統與三黨不過半的新國會體制已然成形,柯文哲的民眾黨可以興風作浪、左攻右打的新政治時代正式迎面而來,這是雙少數執政的民進黨該傷透腦筋的政治變局,也是國民黨從此陷入老將新枝競相出頭的混亂時代,台灣未來政局該怎麼走、會怎麼走?都將變成「且戰且走」的混亂局面,沒有誰真能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