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過後,各大醫院急診室處於高負荷狀態,台大、林口長庚及高雄長庚等醫療機構的急診區域持續擁擠,等待住院的患者超過百人。台灣急診醫學會周六(22日)晚間發文直指「今年急診壅塞情況已達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並提出解方,對此,衛福部長邱泰源提出三大點回應。

急診醫學會周六在臉書發文指出,台灣急診壅塞本質為急診住院待床壅塞,急診出口阻塞,急重症病人被迫滯留急診。根本原因,在於可利用住院床位不足,而非流感、腸胃炎等輕症病人所造成入口擁擠。護理人力不足,導致醫院關閉病房,急診住院待床病人滯留情況加劇;醫院在急診與門診預約住院床位分配失衡,未能有效分配調度資源,造成急診壅塞。

對此,邱泰源今出席活動表示,目前有召集各縣市衛生局、各大醫學中心和醫師公會開會,也一直持續有跟急診醫學會和各醫院急診部主任保持密切討論。他也強調,要解決壅塞問題,一定有短中長程的規劃。

而目前第一是希望院方能夠調整急診和門診的住床比例,讓急診多一點住床比例。邱泰源說,除了要請院方協助調整急診和門診的住床比例,第二也需要增加急診醫護人力,第三也會請健保署研議讓急診人力穩住,看看怎麼增加人力。

邱泰源強調,除了大醫院之外,基層等整體醫療體系都要全部動起來,有些病在小醫院或基層處理也可以,從院方調整住床、急診人力、急診環境改善和民眾就醫分流等,都是現在積極在處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