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郭智輝部長日前赴立法院報告並受訪時表示:「他看相關核電民調支持已有六、七成,因此他認為核能共識這個命題不難,核能安全在台灣也不難」、「我們現在只剩下核廢料處理這個命題,所以大家一起努力」。郭部長如此的妄議令人難以苟同,更讓人感到遺憾。
我國環境基本法第23條規定,政府應訂定計畫逐步達成非核家園目標;氣候變遷因應法第五條第三項第二款也規定要逐步落實非核家園願景。郭部長是公職人員,理應遵守國家法令和政策,但他竟然公然發表不當的擁核言論,實在違法失職。部分擁核人士不斷協同特定目的性的民調來製造高聲量,藉以吹響嘹亮「核能復辟」的號角並營造全民擁核的假象。請問郭部長,你有了解這些民調機構及其問卷設計是否有秉持資訊正確、問題公正的原則嗎?這難道不就是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一次委員會議所決議要建立能源資訊充分揭露的平台,藉以弭平資訊落差、避免社會分裂的原由嗎?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環盟)今年在執行對全國22個縣市永續環境施政評量時,特別針對核電議題予以詢問,從回覆結果得知「沒有縣市政府支持境內設置核電廠或核廢料處置場,也沒有縣市政府支持現有核電廠延役,或反對撤銷核四」。此一有政府文書根據的結果與上述民調出現極大的差異。請郭部長跟大家勿再被上述擁核者的誘導式民調所欺騙,應該正視縣市首長反對核電設置的事實,以及許多民眾對核電雖然支持,卻不希望核電廠或核廢料處置場在其所居住縣市設置的現實,更不應該再讓無端的核電爭議遲滯台灣現階段能源轉型與產業永續發展所最該先做的事情。
發展核電違反世代正義,也危害台灣的永續發展,加強節約能源與再生能源發展才是台灣對抗全球暖化所應走的大道,也是目前全球對減碳能源對策的行動共識。台灣社會經過數十年的論辯,逐步達成共識,不再發展核電,才會將「非核家園」目標寫入上述法律。因此,我們不該再以減碳為由破壞台灣的非核共識,應該秉承初心,一起攜手為打造一個安全、健康、永續的美麗台灣而同心努力。
林仁斌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學術委員)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