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知識社會化、國際化、少子女高齡化等環繞教育、區域(地方)競爭性環境受到注目,掀起一股大學社會責任熱潮。科技部102年執行「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教育部106年啟動「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計畫」並委託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成立「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即在強化實踐大學社會責任及落實USR目標等,追求大學區域協作層面永續發展。
相對地,日本文部科學省(教育科學部)配合地方創生精神,2013年(102年)推動「區域知識據點計畫(COC)」、2015年擴大為「區域知識據點大學推動地方創生計畫(COC+)」、2016年10月再發布「依據地方大學地方活化」計畫等強化地方大學活化政策;2020年持續「建構大學地方創生人才教育課程計畫(COC+R)」等,其目的即在規劃大學做為區域知識據點,並與其他大學、地方政府、團體企業等協作,實現促進區域發展及活化,培育區域「教育就業一體化」人才。
鑒於臺日同樣面臨人口少子女高齡化、非都市區域人口外流及城鄉發展落差等社會結構性問題,臺灣6所大學及日本4所大學於110年11月16日籌組成立「臺日大學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聯盟」(會長校是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作為臺日大學推動耕耘「社會責任」及「地方創生」的交流平臺,進行學術研究及人才培育等跨國深度合作。
日本文科省已意識到在區域需求人才上,大學教育體制再造的必要性,進而深化高教改革及建構區域產學官金(財)平臺,111年3月8日做為「教育再生策略」的一環,提出建構文理跨學科以活用各類型大學強勢競爭力教育課程的「區域活化人才培育計畫(SPARC;Supereminent Program for Activating Regional Collaboration)」新構想;為期6年,並於8月30日公告甄選6件大學協作計畫項目。其中,山口大學等設置數位轉型(DX)文系學科、熊本大學等培育半導體產業相關文理跨學科數位轉型人才等,均引發日本社會關注。有別於此,京都市內38大學協作創建持續發展( SD)、論壇及網絡等構成的「京都大學城」,促成京都各大學的「競爭」及「共榮」也是區域活化的重要典例。
日本各大學依據COC、COC+及COC+R等計畫,推展各種型態區域協作。然110年止,依然只有30%的大學開設區域需求人才培育課程,許多區域協作個案停滯表面層次。有鑒於此,日本文科省表示,SPARC計畫的目標將不再是談論「可行範圍內的實施」,而是具體力行「以大學做為區域活化的起爆劑(契機)」、「讓整個社會成為大學的競爭領域」等協作型態。
SPARC募集開宗明義指出,各大學應該活用「大學等協作推進法人」制度,在各大學規劃實施複數大學協作構成以文理跨學科教育為基盤之學士學分課程等;其目的,就是經由區域與大學之協作,再統合打造既存教育課程,培育引領區域的人才。
SPARC就是一個要追求創造優良實例的計畫,在推動大學培育活化區域人才層面上具有前瞻性指標;該計畫之執行發展及設定8項申請要件的創新精神,值得我教育部等相關單位關注。謹歸納如下:
一、建構區域協作平臺:這是推動SPARC前提要件。平臺特徵就是大學、地方自治體(政府等)、經濟團體等,再包括金融機構等,不特別限制對象及範圍,目標就是「明確區域需求人才」及「集中區域資源培育人才」。建構區域協作平臺的必要性,最主要考量就是區域所在地方政府內部尚缺乏專門負責與大學協調的主管部門;其次就是,地方政府的許多重點工作基本上是屬中央權責。因此,中央政府協力促進該區域大學聯結協作就是SPARC 成敗的關鍵。
就地方政府而言,必須思考未來5年、10年後區域發展的行政主管部門;而大學的社會責任就是必須提供「大學與地方政府是命運共同體」的發展創生觀點,具體區域協作實現活化區域目標。
二、設立大學等協作推進法人:114年3月以前設立是執行SPARC必要條件;就是複數大學為會員,以大學間協作為目的經認定設立的社團法人;一定範圍內認可在會員大學開設科目作為本身大學開設科目的課程制度。日本政府此一方針係在培育科技人才及文理跨學科人才,預期目標就是積極推展活用STEAM教育,以期達到無須再於文科大學另行大量投資資源發展科學教育目的。
國立山梨大學、山梨縣立大學所設立的「一般社團法人大學山梨大學聯盟」於110年3月29日第一個獲得日本文科省認可的推進法人,以「學生第一」的角度推動「區域知識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山梨學習模式」。
三、構成完整124個學分正規教育課程:SPARC要求的就是成果反映學位課程,其目的不是組構非正規課程,而是檢視及再建構「正規124個學分教育課程」;即不受理只是正規學位課程以外附帶教育課程編排等申請案。有別於COC等計畫是設定正規課程以外協作性特別教育課程,SPARC嚴格要求必須以實現打造124個學位教育課程進行申請;依規定學院學系再造應於中間報告提出計畫並應於117年度開始招生。某種意義而言,SPARC就是大學教育改革本身。山口大學等3大學的協作機制下,國際文化學院預定於114年7月4日完成重組再造,成為日本社會矚目的高教改革焦點。
四、堅持區域課題解決型學習及創業精神教育:規劃學位課程的要件,就是實施區域課題解決型學習(Regional Issues PBL)及創業精神(Entrepreneurship)教育。基於各區域所面臨的多元課題,大學區域協作必須務實解決實際課題的學習(學修)方式,創造大學所學習專業知識運用於區域課題的經驗及機會。至於創業精神教育則與歷來培育創業家有所差異;其目的是培育超越當地既有資源及環境等限制,得以創造新價值的人才。例如以改革意識(mind)挑戰悠久歷史企業,非滿足於就業或二代繼承的意識,此即稱為「創業精神」。
深度鑽研學問是只有大學才具有的機能。但是,就學修者的職業生涯及活躍社會等立場,大學就是一個「知識服務產業」,應該提供及發揮更多元多樣教育服務;即所謂「大學所學實踐於社會」及「以大學所學知識解決社會課題」的好循環,可更深化教育學習效益。大學實踐社會責任的核心價值就是「培育人才」;大學培育活化區域人才不僅是社會責任,更是社會貢獻。(112年4月7日)
文/林世英 國際教育交流退休行政人員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