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家裡自己經營企業,常常會在逢年過節時收到來自各大廠商、客戶的禮盒,數量多到分送不完,自家吃也吃不完,很多禮品因此常常放到過期而浪費……許多人常在想,企業間在節慶互相送禮真的有其必要性嗎?不僅對於公司來說是一項支出,每次要挑選有新意又有誠意的禮品也很費工夫,再說了,送禮這件事代表的究竟是企業想交好的誠心,又或許只是維繫生意關係的表面功夫?
先來談談送禮的對象及時機點,除了有生意往來的企業間常互相送禮,其實企業在三節送禮給自家員工也不少見,不過比較常見於中小企業,而許多大企業考量到公司規模大、員工數量多,則通常會以禮金取代。在送禮文化中,送禮的時機點非常重要,如果選在錯誤的時間點送禮,反而會讓收禮的一方摸不著頭緒,嚴重者甚至會讓對方誤以為是否有意透過送禮來推動生意進行,或是解決某些生意上的糾紛、勾結。比較適當的送禮時機點通常是在三節(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生意談成後幾週內、自己公司與對方公司的成立紀念日等,不僅有正當的名義可以祝福、感謝對方,也能達到維持關係的目的。
送禮的內容對於在送禮文化中也是極為重要的一環,禮品的價值、用途、含意對於能不能達成送禮的目的都有影響,通常企業間送禮的價格會抓在1500至6500元之間,但如果是節慶送給員工的禮盒,價格則大多會壓在1000元內。而最常見的禮盒不外乎就是酥類、餅類的禮盒,如蛋黃酥、鳳梨酥、大餅等,茶葉、肉鬆、堅果禮盒也不少見,另外還有紅酒、巧克力等都是普遍能接受的禮品。但有些行業也有一些特別的禁忌,像是送給醫療機構或醫療人員要避免鳳梨,因為代表生意旺;送給金融股市業要避免芭樂等,因為芭樂帶有空頭支票的含意(芭樂票),這些「眉角」在送禮時可都要特別注意,以免沒達成送禮的目的,反而還有損自家企業形象。
但大家逢年過節收禮收久了就會發現,有時收到食物禮盒,但家裡的人不喜歡,因此食物一直沒吃放到過期就浪費掉了,要送人但別人家裡也有一大堆禮盒吃不完,甚至有網友分享過過節時親友間互相送禮,彼此又互相轉送,轉了十手後自己送出去的禮盒竟然送回到自己手上,到底要怎麼樣才能送禮送得有誠意,又不會浪費禮品呢?
其實很簡單,送保存期限比較長、個別包裝、可以配三餐主食吃的食品、保健食品、健康食品等,食品類如真空包裝一口烏魚子、真空一口干貝、肉鬆等,食材高級且能夠與正餐搭配享用,而保健食品如雞精、薑黃補品等,盡量是以果凍、條狀、隨身即食包為主,讓收禮者外出旅遊都方便帶,要再分送給朋友也很容易,這樣的小心思也會讓收禮者感受到送禮者的用心。
其實企業間送禮除了表現出祝福的心意,當然一定都還帶有希望能繼續維持生意關係的含意,送禮並不是絕對必要,也有許多能夠取代送禮的方式能促進彼此的關係,不過對方若是收到了很滿意的禮盒當然也會有加分效果,且會更其期待未來彼此還能有更進一步的合作關係。(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