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考古學界近日傳出重要成果,擁有3800年歷史的古文明遺址「佩尼科」(Penico)歷經長達8年的研究與修復,於今(13)日正式對外開放。

據《法新社》報導,佩尼科遺址位於秘魯首都利馬以北約180公里的蘇佩山谷(Supe Valley),距離太平洋僅約20公里。報導中引述的考古研究顯示,佩尼科是卡拉爾文明時期的重要城市中心,不僅擁有完整的組織架構,更是太平洋沿岸早期社群與安地斯山、亞馬遜地區居民之間的貿易樞紐;同時,也曾是農業、海陸資源與商品往來的交匯點。

持續更新:專家:川普關稅稅率是浮動的 具去中化戰略意義

報導指出,領導此次考古計畫的秘魯學者夏迪(Ruth Shady)表示,佩尼科的興建年代約為西元前1800年至前1500年,與古中東與亞洲的早期文明時期相近。這座遺址的重現,將有助於重新理解人類早期城市形成與社會組織的發展脈絡。

夏迪強調,佩尼科對於理解卡拉爾文明的衰亡尤具意義。根據現階段研究,卡拉爾文明的沒落可能與一場大規模旱災有關,旱災進一步衝擊農業與社會穩定,而背後因素與氣候變遷密切相關。「我們希望透過佩尼科,了解卡拉爾文明如何發展,又是如何陷入氣候變遷引發的危機之中」。她補充指出,卡拉爾的命運可為當代社會在面對環境變遷時提供歷史借鏡。

卡拉爾文明為南美洲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活躍時期約為西元前3000年至前1800年間,曾興建金字塔、廣場與精密的灌溉系統,擁有當時高度發展的社會與工程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