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昨(11)日表決《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眾國安韌性特別條例》,第三條條文三讀國民黨團版本,新增普發現金一萬元。對此,資深媒體人黃揚明(剝雞)今(12)日透過臉書發文指出,最後行政院可能會透過兩方式,導致這筆一萬元補助「很可能只是群眾看得到、吃不到」。
黃揚明表示,普發現金在全球各國的實施邏輯,多半是行政部門為因應不同局勢、或作為討好選民的政策籌碼。而台灣當前的國會處於「朝小野大」的態勢,使得立法院出現由在野黨主導的局勢。並指出,過去蘇貞昌擔任行政院長期間,普發 6,000元的政策一開始其實是遭執政黨反對,但在民進黨於2022年九合一選舉大敗後,行政院最終改變態度,決定普發現金,並順利在立法院過關。
持續更新:吳恭銘觀點》普發現金會引爆關稅談判不如預期?藍白需負最大責任
他也提醒,立法院目前僅通過普發現金的法源依據,若行政院啟動覆議、聲請釋憲等憲政救濟途徑,甚至最終遭宣告違憲,這筆一萬元補助「很可能只是群眾看得到、吃不到」。
黃揚明進一步分析指出,「奪人錢財如殺人父母」,國民黨可能設想,一旦其訴求發酵,促成「大罷免大成功」,導致民進黨在立法院重回多數,該筆一萬元將面臨被撤銷的風險。屆時,原本對罷免議題不感興趣的民眾,可能會因「不投票就領不到錢」的心理,產生與罷免案連結,進而影響投票意願。
他也提到,雖綠營早已抨擊普發一萬元是「政策買票」,但從人性角度而言,面對有錢可領的狀況,很少有人會主動放棄。至於罷免的投票動能會因為這個事件增加嗎?黃揚明則認為「仍有待觀察」。
黃揚明還說,即使政府最終拍板發放一萬元,他仍會比照先前普發 6,000元的作法,將款項全數捐給公益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