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報導,過去中國對美限制關鍵礦物之際,有美國企業透過泰國、墨西哥兩地「轉運進口」。同一時間,也有中企規避禁令,為了利益冒險出口。
英國《路透社》(Reuters)昨(9)日報導,根據海關及航運數據,自中國去年限制對美出口關鍵礦物以來,有大量廣泛用於電池、晶片和阻燃劑的「銻」從泰國及墨西哥湧入美國。據稱,至少有一個中國企業涉入了上述貿易行為。
持續更新:王毅如「過街老鼠」? 法外長疑故意「不握手」、日韓也跟他「隔好遠」
《路透社》稱,具體來說,中國官員根據相關數據知悉,美國以「第三國」作為中繼,將關鍵礦物轉運進口至國內。報導指出,有 2 位美國企業高階主管對《路透社》表示,他們在受中國出口限制期間,仍取得了關鍵礦物。
美國海關數據顯示,去(2024)年 12 月至今年 4 月,美國從泰國及墨西哥進口了 3,834 公噸的三氧化二銻,超過過去 3 年的總和;中國海關數據則是顯示,截至今年 5 月,泰國及墨西哥成為中國「銻」礦出口的前 3 大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兩國在中國出口限制前,甚至都未進入前 10 大市場。此外,根據投資顧問公司 RFC Ambrian 消息指出,泰國及墨西哥都各只有 1 個銻冶煉廠,「兩國幾乎都不具有實質開採規模」。
報導續稱,雖然可能面臨罰款、未來出口禁令,情節嚴重也恐按「走私」去處置,但因目前「關鍵礦物」海外市場供應不穩,鎵、鍺和銻的價格已創下歷史新高,使願意冒險的企業仍可取得可觀利潤。
數位貨運監控平台「Publican」的聯合創辦人兼執行長 Ram Ben Tzion 表示,目前無法識別涉入的企業,但觀察到一致的轉運方式,尤其「中國企業在規避禁令上『極具創意』。」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強調,其將針對「第三國」轉運等企圖規避出口禁令的違法及違規行為,加大調查、查緝力道,從快、從嚴辦理,同時提升出口管制的效力,維護國家安全及發展利益。

中國對美限制關鍵礦物之際,有美國企業透過泰國、墨西哥兩地「轉運進口」。同一時間,也有中企規避禁令,為了利益冒險出口。 圖:ChatGPT AI 生成/曾郡秋 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