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10)日台灣南部地區持續受太平洋低壓帶和西南風影響,豪雨不斷。對此,前中央氣象署鄭明典在臉書分享台灣周圍海域雷達回波圖,顯示台灣南部地區大氣環境不穩定,且東部外海有弧形對流線,是最容易出現龍捲風的地方。

根據中央氣象署最新氣象資料,今日受低壓帶和西南風影響,台灣大氣環境不穩定。其中,屏東、台東地區被列為紫色超大豪雨警戒;高雄為紅色大豪雨警戒;彰化、南投、雲林、嘉義、台南地區為橙色豪雨警戒;台中和金門地區則被列為黃色大雨警戒,最快入夜後,降雨量才會減少。氣象署提醒,南部及東部地區豪雨不斷,加上適逢大潮,沿海及地勢低窪地區淹水機率倍增。

精選報導:豪雨重創南部及東部!公路局封閉高雄、屏東、台東10公路

鄭明典在臉書分享雷達回波圖,圖中可見台灣東部外海大面積呈現橙紅色,部分區域甚至轉為深紅色,甚至是紫色,顯示台灣東南方海域大氣環境仍然不穩定,未來幾個小時,還會維持明顯降雨天氣型態。

鄭明典指出,東部外海有道明顯的弧形對流線,代表該處有極不穩定的空氣擾動,或高溫高濕空氣和冷空氣劇烈輻合,是最容易形成龍捲風的地方。若龍捲風出現在陸地,就會被稱為陸龍捲,有機會破壞其所到之處;若在海面上生成,則會被稱為水龍捲。

今日受低壓帶和西南風影響,台灣大氣環境不穩定。   圖:中央氣象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