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新店區廣興橋8日發生溺水意外,造成58歲的陳姓男子及救人的勇消吳恩碩、張敬謙,共3亡慘劇,僅34歲義消曹雙全仍在搶救中。致力於推廣水上救生安全的「台北市水上救生志工協會」表示,事發當時有三大高風險水域型態,極易導致溺水,並直言這類環境幾乎是「無解」,並提醒民眾應嚴守「禁止進入」警示,遠離高風險水域

回顧這起事件,一名58歲陳姓男子日前與4名友人相約前往新北市新店區廣興橋下進行立式划槳(SUP)活動,卻在過程中不明原因落水失聯。警消獲報後立即趕抵現場展開救援,並順利救出一名受困男子。然而,搜救過程中,救援艇卻意外翻覆,導致艇上5名警義消落水。其中,37歲消防員吳恩碩以及36歲消防員張敬謙不幸過世;僅34歲義消曹雙全仍在醫院搶救中。至於陳姓男子,亦在送醫後宣告不治。事後曝光的畫面顯示,事發水域為公告「禁止戲水及遊憩區域」,且5人皆非SUP專業玩家。

全站首選:高雄男買芥末章魚驚見劇毒「藍環章魚」 催吐後醫提醒無藥醫

「台北市水上救生志工協會」昨(9)日在臉書粉專發文中指出,從專業救生角度出發,分析此次事故水域的潛在風險,指出事發地點屬於極高危險區域,涵蓋瀑布區、白水區及翻滾流(Hydraulic)等高風險水域型態,「台北市水上救生志工協會」依據現場特性整理出三項潛在危險:

一、瀑布/水壩下方:強烈衝擊力與攪拌現象

由高處落下的水流,具有巨大「位能」與「動能」,落水時形成強勁水壓,對人體與船艇產生劇烈衝擊與翻攪。該區水花飛濺、氣泡密布,視線不清也容易吸入水氣,導致呼吸困難。即使是救生艇,也可能被強力水柱擊翻或吸住,無法脫困。

二、白水區(湍急水域):浮力不足、方向失控

湍急的「白水區」因混合大量空氣,實際浮力大幅下降,即使穿著救生衣也可能沉入水中。此區水勢變化迅速、方向難以控制,SUP或救援船艇極易翻覆。落水者視線受阻、方向感喪失,將嚴重影響脫困能力。

三、翻滾流(Hydraulic):致命的水中捲筒機

翻滾流是水流落差所產生的回流循環,能將落水者困在水中持續翻滾。救生衣雖具浮力,但在翻滾區反而讓人卡在水面無法脫逃。此類水流力量遠超人力,即使是專業救援人員亦難倖免,旁人靠近也可能遭吸入,增加連鎖溺水風險。

該協會強調以上分析僅依水域結構特性,提供初步分析與補充,事故確切原因仍須待官方調查釐清。從目前掌握的情況可判斷,該水域本身就具有高度危險性,應嚴格禁止從事各類水上活動。協會提醒,水壩下方、白水區與翻滾流皆屬高風險水域,絕非一般戲水區域,一旦有人卡在翻滾流區,旁人若靠近也會一併被吸入,造成連環溺水的風險,故民眾應嚴守禁止進入警示,勿因低估危險而釀成悲劇。

新北新店廣興橋落水案,消防義消搶救溺水民眾。   圖:取自臉書「台灣讚警」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