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今(9)日召開全院委員會,下午進行大法官、司法院副院長被提名人蘇素娥資格審查,在說明時,蘇素娥闡述了個人學經歷,強調個人審判豐富多元,瞭解到獨立、公正, 專業而有效能的司法,是人民對司法改革最深的期望。若擔任司法院副院長,將落實司法減壓、解決司法過勞問題。
蘇素娥表示,她從民國81年10月8日起,分發臺灣士林地方法院開始擔任法官,大部分的時間辦理刑事案件,也曾辦理民事及家事案件,並曾經兼任司法院職務法庭法官,審判經驗豐富而且多元。
延燒焦點:檢察官適任大法官? 蔡秋明:司法實務經驗有助不同法律人對話
她也提到,在個人承辦案件中,經常闡述人權保障、憲政原理原則。曾有判決收錄於王澤鑑教授案例研究的教科書中,或經大學研究所選為實務研討案例,並有多篇被選為最高法院、臺灣高等法院可供參考之判決,裁判品質獲得肯定。也曾前往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進修,開拓視野,並獲法學碩士學位。
蘇素娥指出,經審判實務與司法行政的雙重歷練,瞭解到獨立、公正, 專業而有效能的司法,是人民對司法改革最深的期望。然而,目前法院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正遭洪水般鉅量的案件淹沒,法官及相關司法人員長期過勞,人才大量流失。
她續指,未來若獲立院同意擔任大法官並為副院長,將輔佐、協助院長,關注相關議題,首先是捍衛審判獨立,以公平正義為司法核心價值;此外,建構專業有效能的司法;接著為,司法減壓,穩步向前。以目前司法實務的過勞現況,司法改革需要更多資源的投入,法官及相關司法人力均需有效增補。
蘇素娥認為,研議防止濫訴,簡化裁判書類,持續推廣訴訟外紛爭解決機制,研議優遇、退休法官的經驗傳承及重新投入,優化案件及行政流程管理,並透過實用科技工具,化繁為簡,減少不必 要的勞力成本,同時,強化司法同仁身心健康的關懷措施,增加司法人員互動成長的空間。
蘇素娥強調,大法官是憲法的守護者,憲法保障人權、維持憲政秩序的價值與理念,值得我們世世代代去捍衛。她來自社會基層,從事審判工作多年,依據憲法、 法律,超出黨派,獨立審判,對我來說是生活的日常。她所經歷的每一個審判個案,都是別人的生命故事,人生經驗的 累積讓我也能瞭解人民對國家、對司法深刻的期許與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