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颱風過後,屏東海岸佈滿太陽光電系統浮台結構,經濟部昨澄清,相關浮台屬於新型態光電實驗計畫的一部分,並非外界所稱的疏於管理或防颱不當。能源署更強調,浮台上並無光電模組。國民黨立委柯志恩今(9日)則質疑,為什麼綠營政治人物總是和綠電業者有扯不清的關係?她要求能源署提出所謂「實驗」的佐證資料。

能源署解釋,有關佳冬光電浮台試驗計畫因颱風丹娜絲受損漂流上岸一事,本案為「業界能源科技專案計畫」,主要驗證浮台於實際海域之抗風浪能力,由旭東環保科技公司執行,浮台上並無光電模組,亦無發電行為,因已請業者針對林邊、佳冬、枋寮等地岸際及淺海區進行碎片搜尋與打撈,預計於48小時內完成清除,盡速清理復原。

現正最夯:愛情長跑13年!陳柏霖爆年底娶庭瑄 男方回應了

柯志恩則指,老百姓不是傻瓜,一個颱風就讓1億3000多萬元公帑打水漂,更戳破海上光電新科技的美麗神話,希望經濟部勿再說謊掩蓋。

柯志恩質問,發展綠能無人反對,政府給予補助支持產業研發,亦屬正當合理。但海上太陽能開發技術是否成熟?投資業者試驗有無顧及航運安全?是否造成海洋汙染?未來如何退場回收電板?又是否適合多颱風的台灣海域?尤其,政府的分毫補助都來自民脂民膏,當官員在尋找合作業者時是否確實基於專業審核,還是為特定人士量身打造?為什麼綠營政治人物總是和綠電業者有扯不清的關係?

柯志恩表示,回想前總統蔡英文一上任喊出再生能源占比20%目標,全台光電進入大耀進,不僅綠能變成一門好生意,台灣也壟罩在兆元商機的「綠金美夢」下,從綠樹山林到水塘海洋,從滯洪池到靈骨塔,無一不成為開發商眼中的「肥肉」;而原本應為公共利益和土地把關的政府,為了衝刺總統的目標,大力扶持所謂的「綠能國家隊」,但時間是最真實的考驗,許多虛偽假象,終究逃不過老天爺的審判!在野黨一定會追究到底,絕不讓政府的綠電政策淪為貪汙舞弊的溫床。

國民黨立委陳菁徽也指,針對經濟部的護航文,有兩個猜測。第一、是經濟部蠢,如果是要做實驗,現在就可以告訴大家,海上大種電實驗已經大失敗,網友都在敲碗,經濟部何時要公布蒐集到的精準數據?第二、經濟部就是壞,一直強調上面沒有光電板,可是自己發布的圖卡,放大一看就有殘破不堪的光電板在上面,另外又說這是提早放在海上,就是為測試風浪,結果一秒製造出綿延兩公里的海上垃圾,這跟當初號稱可以抵抗強浪7至14米,並且堪稱全球第二的承諾也差距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