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宣布14國的新對等關稅稅率,但未含台灣。對於台美談判進度,國安人士今天表示,總統賴清德每天掌握最新進度,台美關稅談判沒有卡關或觸礁,持續討論中。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4月初宣布對等關稅措施,台灣稅率為32%;不過,美國隨後宣布90天暫緩期,期間僅實施10%對等關稅,多國把握機會進行談判。除已完成談判的英國、越南,美國8日宣布14國的新對等關稅稅率,包含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及哈薩克都是25%,南非為30%,寮國及緬甸被課徵40%最高,稅率預計8月1日上路。

延燒焦點:川普關稅開獎韓國稅率沒變!韓國產業部未看壞:實際上暫緩徵收

針對台灣與美國對等關稅談判進度,國安人士表示,依據美方說法,這14個國家屬於談判沒有進展、不成功,或沒有必要談下去的國家,因此給予較高對等關稅稅率。簡言之,這些國家在過去談判歷程是相對比較艱辛。

國安人士表示,關稅談判規模龐大,例如日本的核心項目是汽車,韓國也有汽車,且占出口量很大,因此與美方在談判時的爭執可能會比較高。

該人士也舉例,在一個關稅正常談判的情況下,單以乳製品而言,可能就有10幾個不同稅號,每個稅則、稅號的稅不盡相同,同一個產品可能有其他不同稅則,同一個類型可能3至4種不同稅則,就要花較長時間談判;以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為例,談得蠻久,且都還沒進入細則與項目。

國安人士表示,台灣算是比較少數的國家中,可以逐步照著稅的談判討論與推進,過程中比較沒有像其他國家有一些火花,所以,台灣與美國的關稅談判時間會比較長,台灣與歐盟都持續與美方談判中。

知情人士說,依據美方說法,8日公布的這14個國家屬於談判沒有進展、不成功的國家,以8日的狀況而言,「當然是沒有在裡邊比較好」。

前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7日在臉書發文表示,台灣因未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他猜測觸礁的兩個可能原因,一是台灣不願意撤銷對美豬、美牛的非關稅壁壘;二是台灣不願意大幅調降對美國汽車的進口關稅,而擬以降低汽車貨物稅作為補償,但遭美方拒絕。

國安人士不評論施俊吉的看法,但該人士說,施俊吉提及的兩個理由是需要逐步來談的,他「不覺得現在有什麼卡關或觸礁」。

被問到台美關稅談判何時會有結果,該人士說,無法預測。總統每天掌握談判團隊的談判進度,台美從4月初就開始進行關稅談判,持續進行中。

回顧台美談判過程,川普在4月初宣布對多國課徵對等關稅,48小時內,行政院宣布推出產業支持方案新台幣880億元;為獲取較低稅率,台美4月11日展開首次視訊會議、5月1日在華府舉行首輪實體磋商、6月25日進行第二輪對等關稅實體磋商,並在5月初針對美方進行中的半導體調查提出意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