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從台北時間今(8)日凌晨起,陸續公布14國「對等關稅」稅率,其中這14國名單中包含日韓但包括台灣。外界也非常關心我國對等關稅談判進度。對此,總統府表示,目前正與美方積極洽談中。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連賢明認為,即使台美談判最終不如預期,他認為台灣對等關稅稅率也會落在15-20%這區間,畢竟稅率這區間不論是美國或台灣都沒有好處。
川普自今日凌晨起,陸續在自家社群平台「真實社群」公布14個國家新的對等關稅稅率。其中由低到高分別為對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哈薩克、突尼西亞加徵25%關稅;南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30%;印尼32%;孟加拉、塞爾維亞35%;柬埔寨與泰國36%;緬甸、寮國40%。
現正最夯:胡方瓊作證京華城程序「絕對合法」 柯文哲忍不住紅了眼眶
對於川普公布14個國家新的對等關稅稅率,連賢明認為,當前公布對等關稅開獎不是最後得獎結果,反而是川普覺得還要談判的國家清單。對這些國家來說,現在就是進入談判的下半場,而真的確定的是一百多領到10%稅率的國家,那個還沒有公布。
連賢明直言,與美國關稅談判關重點是「談判」,而非所謂對等或單純關稅協商。他表示,美國沒想跟台灣簽FTA,也不會給台灣零關稅。川普關稅的地板價就是10%,而要台灣給美國零關稅。最後稅率就看美國市場對你有多重要。南韓日本都已經和美國簽FTA,但還是被要求25%的對等關稅。和韓國談判中討論的是美國汽車為什麼在韓國賣不動? 駐韓駐軍要怎麼分攤軍費? google 地圖在韓國為什麼不能用? 基本上只要美國想談都可列入。
連賢明表示,美國對等關稅談判另一個目的在創造非中供應鏈。他指出,與中國密切的國家大概都40%往下講,和美國聯盟國家大概10%開始談。所以你看到寮國,緬甸,泰國這些和中國密切的東南亞國家都是快四成,英國歐盟大概都是一成開始加。越南是一個最直接例子,轉口貿易的稅率四成,當地生產的稅率兩成。多投資美國,少用中國貨,這國家的稅率會越低,反之就越高。過去只做生意不搞政治沒有意識形態的好時光已經過去了。
台灣現在處在尷尬中。連賢明認為,川普應該想把日本韓國和台灣一起談,放在類似的關稅區間。日本本來要做模範生,談完再找韓國台灣說比照辦理,沒想到石破茂比石頭還硬,韓國新總統則剛上任,「反而是台灣最有誠意,談判進度最前面」,但還不是美國最滿意結果,所以川普還在考慮要不要接受。
至於台美談判目前癥結點在哪? 連賢明判斷應該在農業,而不是汽車關稅。他指出,汽車關稅和貨物稅最大問題是稅損,金額不小但還有解決空間。不過農業部分牽涉到食安,很容易被解釋為在美國壓迫下放棄國人健康。這些困難不論哪個國家都會碰到。要不然日本也不會為稻米死守不願意退讓。
連賢明還說,就算台美談判沒有如預期順利,他個人還是相信 (期望) 台灣的對等關稅應該會落在15-20%這區間。他表示,若稅率高過這區間對台美都沒有好處,畢竟美國是台灣最重要的出口國家,台灣也是美國ICT和半導體最重要供應鏈。此外,台灣若能談成還不錯的結果,也會給日本韓國製造額外壓力,台灣若在美國有稅率優勢,這樣對日韓在科技業與台灣競爭大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