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計劃向菲律賓出口 6 艘「阿武隈」級二手護衛艦,成為其首次成功輸出二手軍艦的案例,日方希望藉此加強與菲律賓的防衛合作並擴大在南海地區的軍事影響力。此項軍售案若順利推進,將標誌著日本軍事輸出政策的重大突破。

據《讀賣新聞》報導,日本政府已與菲律賓達成基本協議,計劃將即將退役的 6 艘「阿武隈」級飛彈護衛艦轉讓給菲律賓海軍。此批艦艇原屬日本海上自衛隊,於 1980 年代末期建造,具備主砲、反潛飛彈、魚雷及反艦飛彈等基本作戰能力。

延燒焦點:(影) 大火延燒一整天!烏炸俄機場油庫、蘇-34恐全毀 普丁追授「戰犯」最高勳章引震怒

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與菲律賓國防部長特奧多羅於 6 月在新加坡舉行雙邊會談,確認軍售計劃。目前,菲律賓軍方預計今夏對艦艇進行考察,日方也將同步進行出口準備。

日本學界與軍事專家普遍認為,這筆軍售案的政治意涵大於軍事實效。軍事專家張軍社指出,儘管 6 艘護衛艦能暫時增強菲律賓海軍在千噸級以上艦艇方面的戰力,但艦艇服役超過 30 年,武器系統與機械性能多已老舊,難以發揮實質作戰效果。他表示:「日本此舉更像是對菲律賓的一種政治支持,以此鼓勵其在南海議題上持續與中國對抗。」

軍事專家張軍社指出,儘管 6 艘護衛艦能暫時增強菲律賓海軍在千噸級以上艦艇方面的戰力,但艦艇服役超過 30 年,武器系統與機械性能多已老舊,難以發揮實質作戰效果。圖:翻攝自軍武次位面

分析人士認為,日方推動此案不僅為了清除退役軍艦、節省拆解成本,更在於透過與菲律賓深化軍事合作,推進軍事輸出政策。根據現行《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護衛艦等具高攻擊性的武器無法直接出口,但日方透過「合作開發」形式修改艦艇規格,使其符合法規限制,進而推動出口。

除了這筆護衛艦軍售案,日本與菲律賓近年在軍事與防務領域關係急速升溫。雙方已完成《互惠准入協定》(RAA)立法程序,使兩軍人員得以互訪及參與聯合演習,菲律賓也成為繼澳洲與英國後第三個與日本締結此類協定的國家。

另一方面,日本對菲律賓的裝備支援亦逐步升級。從贈送巡邏艇、出口預警雷達,到近日宣布將提供 5 艘海岸防衛隊巡邏艦,日本透過經濟安全合作強化與菲律賓的戰略聯繫。防衛裝備輸出成為日本「政府安全保障能力強化支援」(OSA)計畫核心的一環,岸田政府已編列數十億日圓援助預算,協助菲律賓軍事現代化。

日本出口菲律賓的防空預警雷達是 JFPS-3MEs 主動相控陣雷達。 圖:翻攝自騰訊網

針對日菲軍事合作的不斷升級,中國方面表達嚴正關切。中國外交部多次警告稱,日本應深刻反省軍國主義歷史,避免對區域和平穩定造成威脅。中國外交部指出,日方一再放寬防衛限制,擴大軍事發展,引發亞洲鄰國高度警惕,敦促日本以實際行動重建信任。

中日關係專家、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蔡亮認為,日本向菲律賓提供護衛艦,實為戰略部署的一環。他指出:「日本加強與菲律賓的軍事合作,是為了在南海牽制中國,實現東海、南海、台海的『三海聯動』戰略構想,並透過與菲律賓深化軍事關係,嘗試帶動更多東協國家加入對日軍事合作的行列。」

據悉,日本目前也積極向印尼、泰國、澳洲等國推銷其「最上」級新型護衛艦與二手反潛巡邏機、預警雷達等裝備,藉此逐步建立起一個圍繞「自由與開放的印太」戰略構想的防務輸出體系。

日本目前也積極向印尼、泰國、澳洲等國推銷其「最上」級新型護衛艦與二手反潛巡邏機、預警雷達等裝備,藉此逐步建立起一個圍繞「自由與開放的印太」戰略構想的防務輸出體系。   圖:翻攝自X帳號@DerektheCler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