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總司令瑟爾斯基(Syrskyi)日前宣稱自 2025 年初以來,烏軍「重創俄軍超過 23 萬人」,在近期頻頻傳出戰場局勢失利的情況下,消息一出引起國際質疑,尤其被部分軍事評論員批評為「嚴重『膨風』」。《熊熊講堂》於《騰訊新聞》評論分析,「23 萬人」與戰場實際狀況嚴重不符,按俄軍平均月損 1 萬推算,半年應在七至八萬人左右,23 萬人的數據恐為現實的 3 倍。
文章指出,自瑟爾斯基上任烏軍總司令以來,唯一稱得上成功的軍事行動僅有初期對俄羅斯庫斯克(Kursk)地區的突襲,但隨後烏軍不僅失去庫斯克區,俄軍還從庫爾斯克一路反推至蘇梅州,迫使烏方在北線部署大量兵力防守。儘管烏軍近日炸死一名俄羅斯海軍副司令,但仍處劣勢。
持續更新:(影) 大火延燒一整天!烏炸俄機場油庫、蘇-34恐全毀 普丁追授「戰犯」最高勳章引震怒

在東邊戰線,俄軍於哈爾科夫的庫普揚斯克(Kupiansk)不斷試探,在頓內茨克州紅利曼(Lyman)方向強行渡河奪點,並進一步攻入盧甘斯克地區,使烏軍節節敗退、後撤。此外,文章中提到,俄軍近期攻下頓州要地捷爾任斯克,並在紅軍城—康斯坦丁諾夫卡之間建下佈防;烏軍雖多次派遣精銳部隊反撲,甚至一度攻進俄軍據點,但最終仍無法完全打擊俄軍火力,紛紛敗退。
在南邊戰線,烏軍防線則更加崩潰。俄軍自年初起自庫拉霍沃西側持續推進,並在大諾沃西爾卡以北約 20 公里處駐點。《熊熊講堂》分析認為,烏軍在南頓方向已難保有穩定據點,俄軍趁勢向聶伯彼得羅夫斯克州推進,與此同時,俄軍也在扎波羅熱地區展開局部進攻,赫爾松方向則將烏軍擠出大部分駐守點,並主動發動襲擊。

《熊熊講堂》質疑,烏軍若真如總司令宣稱「半年殲敵 23 萬人」、戰損比懸殊,那又為何前線節節敗退?文章中認為,烏方戰果可能由最初的「擊斃」修正為「擊斃與重傷合併計算」,但即便如此,按俄軍平均月損 1 萬推算,半年應在七至八萬人左右,23 萬人的數據恐為現實的 3 倍。
《NOELreports》則指出,烏軍近日在庫斯克地區以 FPV 無人機摧毀俄軍最新式 152 毫米 2S43 Malva 自走砲,無人高速轟炸機也於赫爾松上空夜間精準打擊俄軍陣地,另外,烏軍「鋼鐵邊境」部隊也操作無人機摧毀一座俄軍電子戰站與搭載人員的越野車;而在頓內茨克托列茨克(Toretsk),烏軍更以 HIMARS 多管火箭系統精準打擊俄軍據點。
烏軍以 HIMARS 多管火箭系統精準打擊俄軍頓內茨克托列茨克(Toretsk)據點。 影片來源:X

烏軍總司令瑟爾斯基(中)宣稱,在近半年已殲滅俄軍23萬人。 圖:翻攝自 《騰訊新聞》/《熊熊講堂》

《熊熊講堂》認為,烏方戰果可能由最初的「擊斃」修正為「擊斃與重傷合併計算」,但就算計算數字,也應為23萬人中的三分之一。 圖:翻攝自 《騰訊新聞》/《熊熊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