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空中軍備競賽再升級,兩國空軍分別向俄、中採購超視距空對空導彈,力求在未來空戰中取得「先發射」優勢。印度正與俄羅斯進入談判尾聲,欲斥資 2.5 億美元引進 R-37M 長程空對空導彈;而巴基斯坦則被指已鎖定中國最新型 PL-17 導彈,企圖將交戰距離推向 400 公里大關,重塑南亞制空格局。

在 5 月印巴間爆發被視為「冷戰以來最大規模的超視距空戰」中,巴基斯坦空軍疑似動用配備 PL-15E 導彈的殲-10C 戰機,於短短數小時內擊落 6 架印度戰機,當中包含 3 架單價超過 2.4 億美元的法製「陣風」戰機。其他損失包括蘇-30MKI、幻影 2000 及米格-29 等主力機型。此次挫敗迫使印度空軍加快向俄採購 R-37M(AA-13「斧頭」)遠程導彈,以補強空優能力。

持續更新:印防長當眾拒簽聯合聲明! 上合組織糗大了 董軍忙著打太極 網批 : 明顯偏巴鐵太噁心

R-37M 為俄國三角旗設計局研發的主力空對空武器,射程達 300 公里,專為摧毀高價值空中目標而設,將搭載於印度蘇-30MKI 戰機,成為應對巴方導彈技術躍進的主力反制方案。

然而,與此同時,巴基斯坦則被傳已獲准採購中國新一代 PL-17 空空導彈。該導彈被稱為「PL-XX」或「180 專案」,射程號稱達 300~400 公里,是中國為壓制美印 ISR 能力與支援平台所設計的「戰略殺手級」武器。其搭載有主動有源相控陣雷達、雙向數據鏈與先進抗干擾導航系統,專門針對加油機、預警機及大型偵察平台,與美軍即將服役的 AIM-260「聯合先進戰術導彈」具戰略對位意義。

美軍 AIM-260 飛彈。 圖:翻攝自@ndmk_mgnt_bot

《簡氏防務週刊》報導指出,中國沈飛研製的-35A 隱形戰機首批 40 架可能於未來數月內交付巴基斯坦,若與 PL-17 完整整合,巴空軍將成為全球首支擁有此類戰略射程導彈的非中國國家,對印度空防構成重大挑戰。相關消息已引發印度安全圈深切憂慮,特別是對其 IL-78MKI 空中加油機與「Netra」預警機的生存能力。

目前,印度可行應對選項包括:擴充「流星」導彈裝備數量、加速研製「阿斯特拉」Mk3 型導彈,或尋求與法國、俄羅斯展開新型遠程導彈聯合開發。未來十年內,印度恐需追加投入至少 4~5 億美元以填補技術差距。

中國解放軍外銷版的霹靂-15E(PL-15E) 。   圖 : 翻攝自藍星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