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韓媒《ChosunBiz》今(4)日報導,韓國三星電子(Samsung Eletronic)的晶圓代工部門正與美國大型科技公司合作測試 3nm 以下的先進製程,但目前還難獲得大量訂單。雖 2nm、3nm 製程的良率均超過 40%、被認為具商業可行性,但與台積電(TSMC)的晶片效能相比,仍低於預期。
該報導引述一位半導體業高層的說法,三星的晶圓代工部門正專注開發先進晶片,「我們正與輝達(NVIDIA)進行與圖形處理器(GPU)相關性能測試,但與台積電相比進展較慢。」並稱「與高通合作評估的產品產量,也不足以促進營收增長」,並計劃將 1nm 製程的量產時間延遲約 2年,同時,還專注於提升 3nm 以下製程的性能。
當前熱搜:準丹娜絲颱風準備生成!日本氣象廳發布GW 路徑直衝台灣西南部
三星電子最初計劃要在 2027年引進 1.4nm 製程技術,不過現在延遲到 2029年。此外,在 2nm 製程上,該公司計畫增強其第二代(SF2P)製程,並計畫明年量產第三代(SF2P+)製程,整體效能可望提升約 20%。
但相較於台積電有輝達、AMD、蘋果和高通等主要科技公司客戶,三星目前除了自身 System LSI 部門的應用處理器(AP)及國內外新創企業的開發訂單外,尚未獲得任何客戶。
除了先進製程方面面臨挑戰,三星 4 / 5 / 7 nm 的性能也不如台積電。雖三星採取比台積電便宜 30%的定價策略,且其 4nm 良率逾 70%,但由於台積電在 3nm 以下先進製程市佔主宰地位;加上中國的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等廠商也正在打價格戰。他們計劃透過最大限度地提高中企尚未開發的 7nm 以下製程晶片來確保訂單量,可顯見這塊半導體競爭將愈演愈烈。
報導引述一位半導體業人士稱,「據我了解,為與台積電競爭,三星需有更具差異化的策略。三星正在改善 4nm、5nm,因這些領率還未被中芯國際等廠商掌握,三星還有一點優勢,這短期內有助於減少虧損。」
然而,人們擔心 1奈米製程商業化的延遲,可能會損害下一代製程的競爭力。台積電計劃於 2026下半年實現可商業化的 1.6nm 製程。據稱,英特爾也計劃專注於 1.4nm 製程,以趕上三星和台積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