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於當地時間 25 日在青島舉行了上海合作組織的國防部長會議, 10 個成員國的國防部長全數出席參加會議,其中就包含近期剛結束激烈武裝衝突的印度與巴基斯坦。會議結束後,印度國防部長拉傑納特.辛格 ( Rajnath Singh ) 因聯合聲明並未提及印控喀什米爾地區發生的恐怖襲擊事件,拒絕簽署聯合聲明。面對辛格的強硬態度,主持會議的中國國防部長董軍只能以「打太極」的方式回應,不敢針對相關問題進行直接的回應。
《騰訊網》軍事專欄作者「劉覽勛鑒」發布文章指出,雖然此次成員國全數出席了上合組織的國防部長峰會,但此次會議中仍存在零星的衝突。其中,印度與巴基斯坦間的衝突成為世界各地民眾的關注焦點。「劉覽勛鑒」表示,辛格藉著會議演說的機會,呼籲上合組織成員國應該展開合作,並向那些「將跨境恐怖主義做為政策工具並提供庇護」的國家究責,進而確保各國的國家安全不受威脅。
現正最夯:陷黃金詐騙賭局 房子慘遭抵押 豐原5口命案死因曝光

「劉覽勛鑒」分析認為,辛格的相關言論與造成 5 月印巴衝突的「印控喀什米爾恐怖襲擊事件」有關,推測印度目前仍對巴基斯坦可能涉及策畫、庇護恐怖分子一事耿耿於懷。「劉覽勛鑒」指出,在印控喀什米爾的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後,印度以「打擊巴基斯坦境內恐怖組織基地」為由發起了「辛杜爾行動」,並同時中止了與巴基斯坦共享水資源的協議,進一步點燃了兩國之間的衝突。
「劉覽勛鑒」表示,除了在會議期間暗指巴基斯坦涉嫌庇護恐怖分子外,辛格也以「只提及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恐怖襲擊事件,未提及印控喀什米爾恐錫事件」為由,拒絕簽署中國提出的聯合聲明。辛格質疑,中國在聯合聲明中存在明顯「偏袒巴基斯坦」的行為,對其他上合組織成員「不公平」。

然而,「劉覽勛鑒」認為,聯合聲明中只提及俾路支恐怖襲擊事件的主要原因,應該與當地恐襲事件經常以中國公民或中國投資的建設項目為對象有關,以「中國有權保衛海外資產」為理由,為公然偏袒巴基斯坦的行為洗地。另外,「劉覽勛鑒」也表示,目前印巴衝突剛結束,不論如何對印控喀什米爾發生的恐怖襲擊事件進行描述,都可能招致事件雙方中其中一方的不滿,強調此次事件應該是「印巴雙方的地緣紛爭」,與上合組織追求的「安全」無關。
許多網友卻質疑董軍只敢「打太極」,「既不敢公開承認中國對巴基斯坦的支持,也不敢公開與印度撕破臉」,認為中國明顯偏心「巴鐵」但又想裝中立的行為「真的非常噁心」。

印度國防部長辛格日前出席上合組織國防部長峰會時,公開在會議期間暗諷巴基斯坦支持並為恐怖組織提供庇護。會議結束後,辛格也因中國提出的聯合聲明明顯「偏袒」巴基斯坦而拒絕簽署。 圖:翻攝自 騰訊網 劉覽勛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