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今(3)天下午由院長韓國瑜召集朝野協商新台幣4100億強化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若議事順利,該特別條例有望4日進行表決。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和海委會主委管碧玲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公布其中1500億元強化國土防衛韌性的預計用途,包括:租賃新式衛星、籌建各型空中無人載具,以及整合雷達系統建立共同圖像平台等,並各播放一支宣導影片,說明國軍和海海巡兄弟的「日常」辛勞,盼立院支持國軍與海巡因應灰色地帶的衝突。
國防部與海委會今天在行政院會臨時動議時報告預算項目,根據報告,國防部分包含軍民資通作業環境韌性與裝備效能提升案563億元、指管系統韌性及資安防護擴充案24億元、軍民共同圖像系統監偵能力案5億元、作戰區通資基礎設備提升案107億元、網傳作業設備缺裝補充案2億元,以及重要防護設施改善案448億元。
持續更新:以普發現金取代2500億特別預算 卓揆撂重話:再次掏空國庫、耗損國力
其中,軍民資通作業環境韌性與裝備效能提升案部分占比最高,國防部指出,通信依賴海纜易受破壞,再加上共軍頻繁進行網路攻擊,預計透過租賃新式衛星、建立雲端環境等,提升資安防護能力,而若不做此事,將導致戰時通聯中斷,影響部隊資訊傳遞,網路受攻擊風險也會提升。
至於軍民共同圖像系統監偵能力案,主要是日前頻有小艇滋擾金馬外島、北部海岸與淡水河口。柏鴻輝說,為提升監偵能力,因此要整合雷達系統,建立共同圖像平台,提升跨部會防衛效率,避免無法統合雷達情資、即時掌握異常行動,造成國安破口。
國防部表示,因應區域局勢動盪與敵情威脅,若僅以年度預算逐年挹注,勢難趕上威脅變動。唯有透過特別預算集中資源、重點整建、快速籌獲,才能在關鍵時刻維持國軍戰力;同時促進國內經濟動能需求,打造安全韌性的國家。
至於海委會預計爭取295億元特別預算,用於增建各型海巡艦艇、籌建各型空中無人載具、汰建雷達、紅外線等系統。為呼籲立院支持,管碧玲在院會後記者會說明時一度哽咽,她指出,海巡守護國家,國家更要守護海巡,全國海岸必須完整建置熱顯像儀系統等設施,改善夜間肉眼守護國土的窘境,並納入水、空偵蒐能力,讓海巡署守護海疆能力立體化,才能應對複合型多元威脅 。

海委會主委管碧玲。 圖:謝莉慧/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