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日前針對半導體進口關稅展開公眾諮詢,引起產業界動盪。台積電對此提出書面回應,表達對潛在關稅政策所帶來的連鎖效應感到憂慮,認為此舉可能會削弱電子產品市場需求,進一步拖累其在亞利桑那州投入高達1650億美元(約新台幣4.95兆元)的設廠進度。

根據外媒報導,台積電指出,若美國對非本土製造的半導體課徵額外稅負,其主要客戶對電子產品的需求將可能減弱,導致對其美國廠區產能與服務需求同步下降,進而影響整體建廠時程與財務部署。台積電進一步警告,相關不確定因素可能使這項重大投資案出現延宕風險。

現正最夯:「川普自曝美國弱點」美債ETF全面崩跌!謝金河:可能有人會出事

目前台積電位於美國西南部的晶圓廠,正為蘋果等大客戶量產晶片。圖:取自台積電官網

目前台積電位於美國西南部的晶圓廠,正為蘋果等大客戶量產晶片,預估總數將超過190億顆。但台積電坦言,目前的生產能力仍遠遠無法滿足全球龐大訂單,產線已預約至2027年底。

台積電也明確指出,若課徵進口關稅,勢必推升終端商品售價,最終將導致消費意願減弱。他們呼籲華府應避免對海外晶片課稅,並提出其他不會抑制市場需求的替代措施,以保障產業穩定。

英特爾(Intel)則建議政府針對使用美國技術與智慧財產所生產的晶片予以豁免。圖 : 翻攝自騰訊科技

除台積電之外,電腦品牌戴爾(Dell)及惠普(HP)亦相繼提出意見。戴爾指出,美國晶片產能尚未建立完整體系,難以因應市場擴張所需。惠普則直言,倘若實施新關稅政策,將不利於其在美的製造與研發布局,甚至損及美國經濟與國安利益。

與此同時,英特爾(Intel)則採取較為複合的策略,建議政府針對使用美國技術與智慧財產所生產的晶片予以豁免,主張這些產品仍應被視為美國製造。此外,Intel 也要求豁免部分高階設備的進口關稅,例如荷蘭 ASML 的光刻機,美國在現階段實現「完全本地化」並不切實際,反而可能導致生產流程延誤與成本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