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前主席、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涉入京華城案、政治獻金假帳案等多項弊案被羈押禁見及起訴,被求刑28年6月。台北地方法院22日傳訊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前局長林洲民作證。庭訊開始先由檢察官對林洲民詰問,林洲民證稱,柯文哲曾在居住正義論壇上致辭時講出「京華城一放手就是100億」。此一說法似乎證實柯文哲對於京華城案並非完全不知情,至於柯文哲為何知道價差?林洲民坦言,他不知道柯文哲為何了解,但任何人應該都知道容積率560%和678%差很大。

京華城案爆發至今,柯文哲堅稱,京華城案容積率如何通過,他不知情也很想知道發生什麼事。但時任台北市副市長林欽榮及林洲民的證詞都顯示,柯文哲對於京華城案並非完全不清楚而是有研究過。林洲民22日庭訊時提到,京華城容積案是都發局重要業務,柯文哲市長任內有晨會,他定時都會向柯文哲報告,柯文哲也會認真聆聽還做筆記。2017年4月間,柯文哲參加都發局居住正義論壇致辭時便說出「京華城一放手就是100億」,顯然柯文哲知道京華城不同容積率間的價差。

熱議話題:支持盧秀燕進軍主席、選總統?胡志強:她不會走太確定的路

檢察官追問,是否和柯文哲討論過價差部分?林洲民回應,不用討論到那麼細,他也不知道柯文哲是否知道如何換算,但560%與678%容積率差異如此大,價差多少「大家應該都會知道」。檢方也追問林洲民是明確告知過柯文哲,京華城案不能適用都市更新條例。對此,林洲民回答,不記得了,但大家都知道,京華城的距離適用都更條例的年限還有10年才到,他是離開北市府後看新聞才知道京華城容積率案以「類都更」方案通過。

林洲民指出,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曾到辦公室見他,主要訴求北市府於民國80年公告京華城樓地板面積120284平方公尺是永久保障,應永久保留,換算容積率為678%。針對沈慶京的陳情訴求,台北市都發局討論很久,京華城如果到了年限走都市更新程序,可以保留原容積率,但京華城球型商場拆除時,距離都更年限還有10年,若走自提方案,那需要一本厚厚的事業計畫、財務計畫書,把回饋訂得非常清楚,但他任內從來沒看過。

林洲民續指,離開市府後,看到京華城以「韌性城市」、「智慧城市」、「宜居城市」名目等換取容積,這是不對的,並非都市計畫專有名詞或術語,容積率審議每1平方公尺都要經過精算,他無法接受北市府最終以如此魚目混珠的算法和空泛的理由給予容積獎勵。他去年9月到檢方偵訊時,看到離開北市府後都發局相關公文,沒看到各科室任何公務員在公文上清楚表達同意的意見,都是認為「不可以」,那些公文將永久存在,他不知道北市府怎麼會通過。

根據北市府官網新聞稿,柯文哲2017年4月26日上午出席「居住正義論壇Ⅳ-都市開發與容積政策」致詞時表示,容積是促進都市開發的工具,理論上可作為管制的工具有效引導都市發展,但都市開發須兼顧環境品質及社會公平正義,中正紀念堂過去限制周邊建築的高度,現在反映不要限高,但也不能無限制放寬;芝山岩則面臨支持環境保護者認為新建計畫違反都市景觀,但容積是百姓的利益。至於京華城的容積率,台北市政府只要一放手,就差100億元,放不放要如何決定?

柯文哲2017年4月26日上午出席「2017居住正義論壇」。   圖:台北市政府提供

柯文哲涉京華城、政治獻金等案。   圖:張良一 / 攝(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