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接受台灣媒體專訪,提到輝達將在台灣打造的人工智慧(AI)基礎設施,目前最大限制就是能源供應,期盼台灣政府能提供更多能源,並呼籲台灣所有學校把AI納入課程中,為AI未來做最好準備的方式,就是「現在就開始使用AI」。

黃仁勳16日來台後行程滿檔,今天TVBS釋出專訪黃仁勳的精華片段,談到AI基礎建設議題。

現正最夯:京華城容積獎勵案 林洲民:柯文哲沒有強迫怎麼做

黃仁勳指出,很多國家現在的觀察是,當他們有多餘的能源時,與其出口原始能源,不如出口「精煉後的能源」,也就是把能源轉化成AI。輝達希望台灣政府能幫忙提供更多的能源,讓輝達可以發展這個新產業。

他說,現在台灣既有產業像是晶圓廠、封裝測試廠和電子製造業,製造時需要大量電力,而電力會轉換成在地的經濟產值和GDP(國內生產毛額)。現在迎來全新的AI產業,AI的第一個使用案例,就是像台積電、廣達、聯發科、鴻海等企業,都在使用AI製造AI模型,不只是做產品的AI模型,也用AI來自動化製造流程,或者像台積電拿來探索下一代的半導體物理。

AI第二個使用案例是教育與學術研究,黃仁勳表示,台灣的研究人員非常需要AI基礎設施,若沒有AI工廠或AI超級電腦,就不可能進行AI研究,台灣所有的學校都必須把AI納入課程中。

他強調,為AI的未來做最好準備的方式,就是「現在就開始使用AI」,每一位學生都應該被鼓勵去使用AI,他希望政府能補助AI的使用,從國小到高中、大學,提供所有學生使用AI的能力。

黃仁勳接著說,不論金融、醫療、電子通訊等產業,全部都需要能夠使用AI基礎設施,這將是台灣目前為止最大的一座AI超級電腦,今年會先從20兆瓦開始,必須盡快擴大到100兆瓦,目前最大限制就是能源供應,「我真的很希望台灣政府,能在這方面給予我們支持」。

談到在關稅影響下,半導體製造業正逐步搬到美國,讓台灣生態系有些不安,可否提供相關建議;黃仁勳表示,「我覺得我們應該先退一步」,去看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更大願景是什麼,這個更大的願景其實是建立在當今世界發生的一些重大變化之上。

他強調,半導體和AI正在越來越深入的整合進全球基礎設施中,因此供應鏈的多元化和韌性變得非常重要,需要備援系統,也需要多元布局,才能讓供應鏈抵禦風險。美國自己的關鍵基礎設施也需要再工業化,讓部分製造能夠留在美國境內,為了美國自己的韌性與國家安全,這是必要的,「我認為這個願景完全正確」,這個轉變也發生在一個非常關鍵、正確的時間點上。

黃仁勳表示,隨著輝達推動AI,輝達正在建構大量的AI基礎設施,整個電子產業的生態系也正在快速成長。就在這個成長階段,輝達也在建設許多新工廠,輝達在美國的工業化與製造發展,讓輝達能夠把合作夥伴一起帶進美國,擴大他們的布局,現在像台積電可以在美國擴點,鴻海、緯創、艾克爾(Amkor)、矽品也都能跟進,輝達正帶著這些夥伴進軍美國市場,拓展他們的發展機會。

同時,黃仁勳提到,台灣本土需求依然非常強勁,還在持續成長中,這個時機點真的非常剛好,台美雙方都會有非常高速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