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被視為低波動風險的公債,如今可能不再安全了?除了美國長天期公債周三(21日)遭拋售,日本、英國公債也難以倖免,導致其殖利率節節攀升。日本30年期公債殖利率衝上有記錄以來的新高水位 3.197%,讓外匯專家李其展直呼「恐怖」。
李其展在臉書上指出,這兩天,美國長天期公債的殖利率一路往上,讓台灣投資人頭痛;「但如果我們轉頭看到日本,會發現更加恐怖。」
話題延燒:美30年期公債殖利率升破5%、十年期破4.5% 投資人該留意什麼?
李其展指出,觀察30年期公債殖利率走勢,從 4 月6 日低點約 2.2%,一路往上衝到這兩天高點接近 3.2%。如果以存續期間約為25年來看,公債價格是在這一個半月就跌了快 25%,也難怪日本當地投資人會感到憂心。

一般而言,會以債券的「存續期間」來衡量債券價格對市場利率的敏感度,當市場利率每變動 1%,那麼債券價格預期會變動多少個百分比則依存續期的年份來看。而長天期債券的價格受到利率波動影響,會較短債劇烈。
由於日本國內食品價格上衝,導致通膨再度升溫,三月份 CPI 年增率為 3.6%、核心 CPI 年增率擴大至 3.2%,不僅連續 4個月達 3%以上水準,也連續第 36 個月高於日本央行所設定的「2%」目標。後續需要觀察週五(23日)將釋出的新 CPI 數據,若持續升溫,則日本央行啟動升息的機率增加。
李其展指出,部分分析人士會觀望日本央行(BOJ)是否會有升息動作,畢竟原本縮減購債規模後,市場信心就有一點不足,如果再來一波因通膨升溫與升息而引發的「債券拋售潮」,可能會對日本的財政與金融造成較大風險。
有網友問「會不會全世界回到 1990 年的全球高利率環境?」李其展表示,希望不要;而對於「是否可能導致日圓貶值?」李其展回答,要央行加大 QE(量化寬鬆)的話才有機會。不過,按目前日本通膨升溫的經濟環境來看,日銀要降息或是在公開市場操作增加購債、提高貨幣供給的機會,可能不大。
根據《彭博》周二(20日)報導,目前日銀以每季 4,000億日元的速度減碼,按此規劃,預計至 2026 年春季,每月購債規模將降至約 2.9兆日元。若維持此步調,預估到 2028 年初將停止新增購債。
因高通膨、升息議題所引發的日本公債殖利率走揚,導致日本股市壓回,日經指數今收跌 0.84%至36,985.87點;近一週跌幅為2.02%;而日圓兌一美元也升至143.46元,自 5 月 12 日以來已升值了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