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眾議院議場上捍衛台灣多年的康諾里,今天不敵癌症離世。就在幾週前,他發起的友台法案才獲無異議通過。駐美代表俞大㵢代表總統賴清德表達哀悼。倡議組織FAPA表示,康諾里對民主的承諾,激勵無數挺台的倡議者。
75歲的民主黨籍聯邦眾議員康諾里(Gerry Connolly)4月曾對自家選民說,他的食道癌復發,明年將不再尋求連任。「我們了解到,癌症雖然一開始被擊退,但現在又復發了。」
熱議話題:逾8千名中國籍配偶及中配子女未補繳喪失原籍證明 在台戶籍恐註銷
康諾里辦公室上午發布聲明表示,他今晨在家中於家人陪伴下安詳辭世。康諾里一向關懷弱勢及無法為自身發聲者,堅持正義公理;他也是國際舞台上的傑出政治人物,優秀的國會議員。
聲明指出,康諾里秉持「在你所在之處綻放」的信念生活。從選區地鐵到圖書館,從商業區到郡步道,他的影響與政績已融入地區。
康諾里離世的訊息公開後,美國國會多位議員對康諾里表達哀悼,不分黨派。
俞大㵢也透過駐美代表處的社群帳號發文指出,康諾里是真正的台灣之友,也是致力強化台美關係的堅定倡議者。
「我謹代表賴總統、台灣人民與政府,向他的家人致上最深切的哀悼。我們將永遠銘記他對台灣的長久友誼與始終如一的支持。」
草根倡議團體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總會會長林素梅對中央社表示,康諾里作為眾議院「國會台灣連線」的共同主席及眾議院外委會的成員,在推動強化美台關係的重要跨黨派立法中發揮關鍵作用,包括本月稍早於眾議院通過的「台灣保證落實法案」及「台灣國際團結法案」。
她說,康諾里對民主與人權的長期承諾,不僅鞏固美國對台的承諾,促進美台夥伴關係,也激勵無數支持台灣的倡議者。「他的貢獻將永遠銘刻在人們心中,我們將深切懷念他。」
康諾里2009年進入國會眾議院,4年後,美國時任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在加州與習近平會面前夕,康諾里與其他議員聯名致函歐巴馬,敦促他在與習近平會面時,重視台灣利益。
2016年,康諾里就對台軍售進度延宕議題,追問時任國務院亞太副助理國務卿董雲裳(Susan Thornton):「台灣提出F-16戰機、柴油潛艦與巡防艦等,台灣政府這些(需求)到底是多久前向美國政府提出的?」
在接下來的幾年內,舉凡台美經貿協定、關切世界衛生大會(WHA)排除台灣,以及推動駐美代表處正名為台灣代表處、強化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不涉台的論述,到推動解除美國國務院與台交往的種種限制等,康諾里幾乎無役不與。
他今年2月底與共和黨籍眾議員華格納(Ann Wagner)及民主黨籍眾議員劉雲平(Ted Lieu)一同提出「台灣保證落實法案」時,透過聲明表示,「美國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必要向我們的朋友及盟友台灣展現堅定支持」。
「台灣國際團結法案」方面,康諾里認為,長期以來,中國在國際組織中扭曲政策及程序,以宣示其對台灣的主權聲張,這樣的行為往往對全球健康、治理及安全工作造成損害。
「台灣國際團結法案」主張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並未處理台灣與台灣人民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他說,這項立法確保美國站在反對北京將國際組織「武器化」的立場,支持台灣人民的願望及最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