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與巴基斯坦因克什米爾問題導致雙方衝突升溫,甚至在上週三( 5 月 7 日 )爆發二戰後最大的空中戰鬥。報導顯示巴方在 48 小時內擊落了近 80 架印度的無人機;對此,印方則是三緘其口,以不回應作為回應。
中國軍事專欄作者「北回歸線攻略」昨(16)日在《騰訊網》上引據巴基斯坦軍方的資料說明,在印巴空戰爆發的 48 小時內,巴軍就擊落了 77 架印度無人機。其中包括以色列蒼鷺(Herson)系列的「中型無人機」及「 TP 大型無人機」,前者裝備於印度海及空軍,後者則是裝備於空軍,主要都是用於監視、偵察、巡邏,或進行電子干擾等。
話題延燒:謝步智觀點》印空戰為何慘敗? 非戰機、導彈不行 「超視距多平台聯合作戰」是關鍵
同樣來自以色列的,還有「搜索者-2」及「哈洛普」無人機,後者的特色是可以「採用自爆」的方式摧毀目標物,也是本次空戰中損失最為慘重的型號。對此,作者表示,中國在 90 年代便引進哈洛普無人機早期的型號,因此早已摸透其核心技術及反制措施。

此外,大名鼎鼎的美國 MQ-9 偵察機也被列在其中。作者說明,印度花了 40 億美元向美國購置 31 架,平均單價 1.2 億美元。最後則是「大疆系列」無人機、印度自製「尼尚特」、「魯斯特姆」及「FWD-200B」無人機。由此可知印度的無人機來源複雜,因此也將衍伸高額的維護費用。
雖然印度近年開始以進口、聯合研製及自主開發直面無人機的需求,但作者認為其基礎的航空發動機及偵察設備的研製量能都還遠遠不夠。

印度國產「FWD-200B」無人機 圖:擷取自《騰訊網》「北回歸線攻略」的文

「哈洛普」無人機自爆模式 圖:擷取自《騰訊網》「北回歸線攻略」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