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即將在20日就職滿一周年,台灣獨立建國聯盟今(17)日舉辦座談會檢視總統周年執政。對此,辜寬敏基金會副執行長楊宗澧對賴政府推動轉型正義提出4大批判,包括法制進程緩慢、加害者責任缺席、威權象徵處理牛步與資訊公開不足,以及轉型正義教育邊緣化。他認為,中正紀念堂轉型為人權園區,行政權可以直接處理。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台灣安保協會、現代文化今共同舉辦「青鳥到大罷免─賴清德執政周年檢視與展望座談會」。

精選報導:傳林昶佐將任駐芬蘭代表 外交部:人事任命以總統府公告為準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主席陳南天表示,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帶10幾席藍委赴中後,回台灣讓立法院變成獨裁且剝奪人民權利的國會。他認為,立法院專擅濫權就是台灣遇到最大的危機,而後青鳥運動用罷免的手段阻止危機持續擴大。

針對轉型正義,楊宗澧表示,行政院提出「轉型正義階段政策重點策進方案」,規定每半年召開會議。他酸,行政院長卓榮泰還真的每半年才開一次,對民間來說太消極了,如果要積極推動轉型正義工作,應該不要拘泥在這個相關規定。

楊宗澧條列,賴清德上任後關於轉型正義工作有4大批判與展望,第一,「法制進程緩慢」,不能因為立法院席次未過半,就放緩推動力道;第二,加害者責任缺席;第三,威權象徵處理牛步、資訊公開不足;第四,轉型正義教育邊緣化。

楊宗澧表示,今年是蔣介石去世50年,雖然台灣邁入民主化,但對於國民黨威權遺毒仍深受其害,甚至蔣介石威權遺緒還被罷免團隊當作宣傳口號。他說,蔣介石雖然反共,但是反共是為了合理化政權的手段,但在不同時空脈絡下有不同做法,這可以討論。

楊宗澧提到文化部長李遠,說他在一場活動遇到李,而李自豪中正紀念堂的儀隊撤出。不過,他直呼「傻眼」,這件事情不完全是文化部的功勞,如果國防部不配合,怎能當成是自己的「credit(聲譽)」。

楊宗澧也批評,針對威權空間轉型,內政部是主責機關,但資訊公開不足,民間不了解內政部清查、處置的程度。他列舉,全台很多中正路,內政部如何跟縣市政府協調,即便多為藍營執政,但仍不能怠惰,應該要定期公開透明讓社會檢視轉型正義工程的狀況。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原宣幹事歐蜜偉浪表示,他期待賴總統能夠涉略、感受更多原住民在台灣建立新的、獨立的、健康的、有秩序的共同家園國家。他說,原民背後的歷史淵源,必須要融入生命,不能只說自己是礦工小孩,那個苦跟原住民是一樣的,進入到執政要更深層的對接,會成為家園共同連結重要的肢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