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世界擁有深遠影響的歐委會最近蒙上陰影,因為歐盟普通法院宣判,歐委會在「輝瑞門」案中敗訴。所謂「輝瑞門」事件為,《紐約時報》要求歐委會提供馮德萊恩與輝瑞談論疫苗採購的簡訊遭到拒絕。

根據《德國之聲》今(16)日的報導,歐盟法院指出,歐委會雖主張未持有《紐約時報》要求的文件,但沒有提供充足證據證實其主張。歐盟法院補充,採購的簡訊理應視為歐盟官方文件。

當前熱搜:李孝亮向朱立倫、楊智伃道歉! 自家人不認同:他又沒說錯什麼

歐委會在判決過後表示,法院沒有質疑歐委員會的資訊公開政策,只是認為歐委會應對未擁有的簡訊型式文件提供充足解釋。

歐委會還強調,馮德萊恩與組織一向重視透明度,仍將致力保持開放、負責並和所有利害關係人明確溝通。

歐洲企業觀察站的霍德曼(Olivier Hoedeman)認為,馮德萊恩在事件中扮演了雙重角色,分別是歐盟委員會領導者和疫苗談判監督者,這樣的情況具備利益衝突。

霍德曼認為馮德萊恩在事件中扮演了雙重角色,這樣的情況具備利益衝突。 圖:翻攝自歐洲企業觀察站官網

霍德曼聲稱,當機構未能追究領導層透明度問題時,會對公眾信任造成傷害。霍德曼補充,在領導層可能受益的情況下,民眾降低對機構信任的現象會進一步加劇。

輝瑞門事件發生於 2021 年,當時馮德萊恩用簡訊與輝瑞執行長博爾拉(Albert Bourla)溝通後,向輝瑞購買價值 18 億歐元(約 607 億台幣)的疫苗。

之後《紐約時報》根據歐盟透明度法律向歐委會索取相關簡訊內容時,被毆委會以不具備相關訊息為由索拒絕。不滿的《紐約時報》向歐盟普通法院提出起訴,此事件引發人們對歐委會透明度的懷疑。

歐盟普通法院最近宣判,歐委會在「輝瑞門」案中敗訴。圖為毆委會主席馮德萊恩。   圖 : 翻攝自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