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晶圓(6488)美國時間 5 月 15 日在德州謝爾曼(Sherman)舉行 12吋晶圓新廠落成典禮,正式啟用先進的 GlobalWafers America(GWA)廠房。
董事長徐秀蘭表示,適逢公司興建 GWA 屆滿三週年之際,公司有意擴大在美國的製造基地,若達成市場需求明確、總體競爭力合理,及客戶簽署長約等條件,研擬加碼投資 40億美元,使環球晶在美總投資金額達 75億美元,提升美國半導體業自主產能。
持續更新:洪耀南觀點》海與湖的誤判:中美從融合幻夢到脫鉤現實

這座為了因應川普製造業重返美國政策與市場趨勢而興建的旗艦型矽晶圓廠,總投資金額 35億美元、總基地規劃共六期,目前第一期工程已完工,並於今年三月底起小量出貨,迄今已在德州北部創造 1,200個建築相關工作機會與 180個長期職缺,預計在 2028 年底前招募 650名工程、技術與營運專業人員。
這場受矚目的開幕典禮集結了美、台眾多官員,包含美國 AIT 處長谷立言、台灣經濟部長郭智輝、駐美代表俞大㵢、謝爾曼市市長 Shawn Teamann,以及來自全球的客戶、供應商與合作夥伴,共同見證這項重要里程碑。

身爲唯一在美國本土生產先進晶圓的供應商,除了正在進行的第二期建置工程外,環球晶有意在謝爾曼當地現有的計畫基礎上新增第三、第四期擴建工程,以供各種新一代技術與創新所需的晶圓供應。
川普先前點名「台灣搶走美國的晶片生意」,揚言撤回《晶片法案》補助的條件,若未獲補助仍否持續投資?徐秀蘭表示,投資設廠不單仰賴補貼,也會視總體競爭力與市場需求。若電費、稅率、匯率等條件優異,即使沒補助也可能投資;反之,即使有補助,但成本過高仍不會貿然建廠。至於現行的補貼措施,徐秀蘭表說環球晶已簽署晶片法案合約,適用 25%投資抵減條款,首階段申請資料已送出,預期上半年取得首筆補助。
謝爾曼市、格雷森郡與德州政府提供了多項關鍵投資誘因,含土地、直接補助、稅務優惠及先進製造所需的基礎建設。德州州長 Greg Abbott 指出,我們為 GWA 選擇德州為基地深感驕傲,有環球晶的加入,使德州既有的半導體生態系更加完整,也讓德州成了全美唯一擁有先進矽晶圓製造能力的州。
徐秀蘭坦言,目前 GWA 廠仍處於折舊攤提階段,未來將透過遠端可視化、AI自動化與數位孿生(Digital Twin)技術,提升工程效率並兼顧製程機密維護。若首期產能滿載,可望改善盈虧結構。「若不計折舊,美國廠實際運營成本與亞洲廠已接近,顯示德州具長期競爭力。」
除了關稅後續的變數外,她也提醒匯率波動亦不可忽視,「若出現像是日圓重貶等情境,也可能改變相對競爭優勢,需審慎評估全球各區的綜合效益」;對於今年市況,徐秀蘭表示,市場需求尚存不確定性,客戶對下半年保守觀望,多數仍等關稅政策明朗後再行決策。但有部分客戶已提前釋出小量訂單,並積極表達「預留在地產能」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