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至今尚未進入梅雨季,令不少人關心今年梅雨是否會延遲報到。對此,氣象專家、國立台灣大學大氣科學博士林得恩在其粉專「林老師氣象站」發文指出,根據目前氣候模式的觀察,今年梅雨鋒面真正影響台灣的時間點,最快可能要到5月下旬才會出現。
林得恩表示,所謂「入梅」,雖然中央氣象署沒有明文定義,但一般是指台灣受到梅雨鋒面穩定影響的起始時間。依據觀測與經驗判斷,常會以「連續4天有雨且雨量達標」作為判斷依據。他也補充,氣候統計所認定的梅雨鋒面,會帶來連日性顯著降雨,並具備滯留鋒的特性。
「入梅」時的天氣表現與午後熱對流或颱風降雨大不相同。林得恩指出:「鋒面滯留的位置,就在中國華南至巴士海峽一帶,連續幾天影響台灣的天氣,包含會出現連續性的鋒面顯著降雨,鋒面也常會伴隨有雷陣雨及強陣風等劇烈天氣現象。」他強調,鋒面雖不如冷鋒帶來明顯降溫,卻會使空氣濕度顯著增加。
林得恩指出,根據預測資料,5月中旬之前,仍未見西南季風進入南海的跡象。但從季內振盪(MJO)發展走勢來看,若輻合帶順利於5月中下旬抵達印度洋東部,將有機會驅動西南季風於5月下旬進入南海。他表示:「典型梅雨鋒面就有機會在此時出現,也應該是今年『入梅』的較佳時機。」

林得恩指出,進入梅雨季的時間點稱為「入梅」,預計今年入梅最佳時機將落在5月底。 圖:翻攝自林得恩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