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關注關稅和台幣匯率變數對鴻海(2317)集團的影響,董事長劉揚偉今(14)日表示,關稅影響輕,集團加速全球產能布建,強化區域製造交付能力,在墨西哥、越南、印度、歐洲等產能逐步到位,可提升集團靈活性和抗風險能力。

觀察新台幣匯率波動影響,鴻海財務長黃德才指出,新台幣兌美元年平均匯率每升值 1元,影響鴻海營收約 3%,毛利率估減少約 0.1%,鴻海持續透過存貨管理機制,以及必要避險措施,讓美元貶值對毛利率影響降到最低。

鴻海下午舉行線上法人說明會,談到美國關稅政策變化影響,劉揚偉指出,關稅變數牽動全球化布局和供應鏈韌性,鴻海多年前布局區域化製造,可因應客戶需求彈性調整。

劉揚偉指出,關稅變數對鴻海影響輕,集團加速全球產能布建腳步,強化區域製造和區域交付的能力,2024年在全球新增廠區和辦公室數量增加 10%,就是鴻海加速全球布局的證明。

劉揚偉表示,鴻海在墨西哥、越南、印度、歐洲等產能逐步到位,可提升集團靈活性和抗風險能力,在台灣、美國、中國大陸、印度等新事業進展持續進行。

劉揚偉指出,儘管關稅變數牽動部分區域原物料和物流成本短期上升,但鴻海持續與客戶協商、彈性整合,穩定產品獲利為目標,加上生產自動化和規模效益,維持整體競爭力,關稅政策有挑戰,但也刺激集團加速轉型,長期來看形成機會。

法人提問,新台幣匯率近期大幅升值,對毛利率和帳上匯兌的影響,鴻海財務長黃德才說明,鴻海集團以美元主要交易,美元占營收和成本高,大部分可形成自然避險;不過,他也坦言,新台幣是財報功能性貨幣,新台幣匯率波動一定會影響帳上新台幣營收表現,業外的確會受到匯率波動影響。

黃德才表示,鴻海集團有因應匯率波動的政策指引,例如跟客戶合約中訂定匯率調整條款,或增加報價頻率、以合適的金融避險工具對沖營業投資,以及融資活動產生的匯率風險等,透過多種舉措降低匯率波動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