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工廠鴻海(2317)今(14)日公布第一季財報,繳出營收 1兆 6,443.16億元,季減 23%、年增 24%;營業利益約 465億元,營益率 2.83%,季減 0.2個百分點、年增 0.05個百分點;母公司稅後純益創同期新高的 421.08億元,季減 9%、年增 91%,每股盈餘(EPS)為 3.03元,高於去年第四季的 3.34元與去年同期 1.59元,年增高達 91%。

觀察獲利三率,毛利率 6.11%,季減 0.04個百分點、年減 0.2個百分點;營益率 2.83%,季減 0.2個百分點、年增 0.05個百分點;淨利率2.56%,季增 0.39個百分點、年增 0.9個百分點。

首季,鴻海 AI 伺服器與通用伺服器之營收年增都超過 50%,主要受惠於北美雲端服務供應商(CSP)需求持續擴大,展望第二季,在量產加速爬坡下,AI 伺服器可望佔整體伺服器營收比重達五成,帶動整體營收季增、年增倍增成長。

電動車事業方面,鴻海已與三菱汽車簽訂電動車合作案,並於東京首度發表集團電動車布局策略,預計下半年正式量產「MODEL B」車款;在電池方面,和發電池廠已於 2025Q1 具備量產能力,且提供產品給客戶測試。

回顧第一季四大產品出貨,占比 40%的消費智能產品、電腦終端產品均優於預期;元件及其他產品、雲端終端產品領域則維持強勁,預估第二季營運仍將顯著成長,惟消費智能、電腦終端等產品領域持平看待。全年營運展望從「強勁成長」下調整至「顯著成長」,其中將由雲端網路、元件及其他等產品帶動。

鴻海目前在全球 24個國家地區,擁有 233個據點,其中亞洲 154個、歐洲 12個、印度 12個、北非 1個,美洲 54個,因應地緣政治的與美中經貿情勢緊張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