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日印巴空中交火結束次日,雙方立即展開更具科技成分的戰術對抗。 8 日清晨,巴基斯坦第二大城拉合爾的防空部隊成功攔截印度無人機群,展現防空能力。然而短短數小時後,該陣地便遭印度導彈精確打擊。
事後調查指出,防空陣地遭鎖定的主因,竟是民眾在高射砲開火時近距離拍攝並上傳至社群媒體。印軍透過流傳的影片,結合植被、建築輪廓及光影角度等特徵,迅速利用地理定位技術判定陣地坐標,實現「社群影片打導航」的精準打擊。上傳到導彈落點之間僅間隔數小時,反映出資訊戰時代,任何影像都可能成為武器。
此事件暴露巴軍在資訊安全上的嚴重漏洞,也凸顯其軍事發展結構失衡的問題。巴基斯坦長期面臨來自印度的安全壓力,自 1947 年印巴分治以來,軍隊建設重心傾向空軍。目前空軍已部署如殲-10C 等第四代半戰機,具備一定技術優勢;然而陸軍雖維持 56 萬現役兵力,卻因長期應對克什米爾衝突及國內安全問題,資源分配嚴重不足,導致裝備老化、資訊化薄弱。
以 2024 年為例,巴基斯坦軍費僅為印度的七分之一,有限的經費需優先維持龐大兵力編制,使得陸軍在技術與訓練層面遠遠落後,面對現代戰場所需的無人機、網絡戰與電子對抗等能力尤顯薄弱。此次因社群影片遭定點清除的事件,即為其資訊戰能力嚴重不足的寫照。

有軍事專家指出,巴基斯坦若欲擺脫「空軍獨強、陸軍挨打」的被動局勢,必須推行系統性改革:其一,建立跨軍種聯合指揮體系,實現戰場資訊共享;其二,優化陸軍編制,發展小型高機動反應部隊;其三,加強與中國等友好國家合作,優先發展無人機、電子戰等非對稱技術。
在現代戰場上,一支沒有資訊優勢的陸軍,將如盲眼巨人,任敵導彈與無人機來回穿梭。如何補足陸軍短板,將是巴國未來國防轉型的關鍵。

8 日清晨,巴基斯坦第二大城拉合爾的防空部隊成功攔截印度無人機群,展現防空能力。然而短短數小時後,該陣地便遭印度導彈精確打擊。事後調查指出,防空陣地遭鎖定的主因,竟是民眾在高射砲開火時近距離拍攝並上傳至社群媒體。 圖:翻攝自 地球村談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