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爾摩轉型經濟研究所(SITE)昨(13)日提交1份報告作為歐盟各國財政部長會談的參考資料,揭露俄羅斯全面侵略烏克蘭遭西方制裁後的戰爭模式已經難以為繼,處於日益不穩定的狀態。

路透社(Reuters)稍早報導,斯德哥爾摩轉型經濟研究所的這份報告指出,儘管俄羅斯經濟表面上仍相對穩定,但潛在的不平衡和結構性弱點正在加劇。

報告指出:「(俄羅斯)戰時經濟的財政刺激措施在短期內維持了經濟的運轉,但對不透明融資、扭曲的資源配置以及不斷縮減的財政緩衝的依賴,使其長期難以為繼。與克里姆林宮的說法相反的是,時間並不站在俄羅斯這邊。」

2022年2月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歐盟已對俄羅斯實施了16項制裁,針對的是莫斯科的主要收入來源—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出口。美國、加拿大、英國、日本等其他西方大國也實施了制裁。

俄羅斯急於表明西方制裁毫無意義,宣稱其國內生產總值在 2023 年增長 3.6% 之後,2024 年將增長 4.3%。

然而向歐盟財長提交SITE報告的貝克爾(Torbjorn Becker)指出,俄羅斯的GDP數據不可信,因為莫斯科很可能嚴重低估了通膨率,影響了實際GDP的計算。

「俄羅斯聲稱通膨率在9-10%。那麼,他們央行的政策利率怎麼會高達21%呢?哪個正規央行的政策利率會比通膨率高出11.50個百分點呢?如果我們任何一家央行都這樣做,第二天他們就會下台。」

貝克爾告訴記者:「這非常清楚地表明,通膨率可能實際上並不正確。如果你低估了通膨率,那麼你就會高估實際GDP數字。」

貝克爾指出,俄羅斯的預算緊張是由於石油、天然氣和煤炭收入下降以及軍事開支增加所造成的。自入侵烏克蘭以來,儘管俄羅斯付出了巨大的戰爭努力,但其每年的預算赤字仍高達 GDP 的 2%。

貝克爾說:「俄羅斯的財政數字與我們認為的他們投入的戰爭資金並不相符。」

他說,戰爭機器的大部分融資都是透過銀行系統進行的。他說:「所以,如果你把這些加到財政數字中,他們的財政赤字將是官方統計數據的兩倍左右。」

貝克爾表示,這反過來又加劇了銀行體系的金融風險,因為銀行報告的信貸成長率很高。

貝克爾說:「這些都是我們在預測銀行業危機時通常會關注的指標。」

歐盟經濟事務專員東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表示,歐盟委員會同意斯德哥爾摩轉型經濟研究所報告。

東布羅夫斯基斯在歐盟部長會議後告訴記者:「他們(斯德哥爾摩轉型經濟研究所)的分析凸顯了俄羅斯統計數據的不可靠性,以及俄羅斯經濟表現並不像官方統計數據所顯示的那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