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A型肝炎疫情持續上升!截至5月11日累計確診73例,其中本土56例、境外移入17例,分別創下近3年與8年同期新高。疾管署指出,未接種疫苗的30至39歲族群占比最多。發言人羅一鈞表示,疫情升溫與國際旅遊回流有關,年輕族群成為傳播首波風險對象。
依疾管署資料顯示,境外移入案例主要來自中國與泰國,各有4例;本土案例以北部地區為主,其中台北市16例、新北市14例、台中市9例。在確診者中,男性占43例,女性13例,年齡大多集中在30至49歲,顯現出年輕化趨勢。疫調亦發現一起本土群聚事件,共4人確診,彼此為家人或職場接觸者。
羅一鈞進一步指出,鄰近國家如中國、日本近期也出現A型肝炎病例增加的情況,台灣疫情變化與國際間仍具一定連動性。他說:「疫情解封後,出國人數大增,導致境外移入病例增加。旅遊民眾年齡偏年輕,又多集中於都會區,因此首波感染以該群族群為主。」不過他也提醒,未來是否會演變為大規模本土傳播,仍取決於是否有密切接觸的條件出現。
疾管署指出,A型肝炎透過糞口途徑傳染,可因食用未煮熟食物、飲用遭污染的水源,或與帶原者有親密接觸而被感染。潛伏期約15至50天,常見症狀包括發燒、倦怠、食慾差、腹痛與黃疸。雖然整體致死率約為0.1%至0.3%,但年長者或已有肝病者,一旦併發猛爆性肝炎,死亡風險會大幅上升。
目前防範A型肝炎最有效方式為接種疫苗。研究指出,在接觸病毒後14天內施打疫苗,預防效果可達95%以上。為降低接觸者感染風險,衛生單位提供可於傳染期最後一次接觸後14天內,讓符合條件的接觸者免費接種1劑A型肝炎疫苗。疾管署呼籲確診個案應配合調查,提供同住者與親密接觸對象名單,以利及早介入。
此外,疾管署提醒民眾日常務必落實良好個人與飲食衛生習慣。生食應避免,飲用水應煮沸或選用瓶裝水,聚餐應使用公筷母匙;性行為前後應以肥皂與清水徹底清潔雙手,並避免口腔與肛門的直接或間接接觸。
疫苗接種方面,單劑施打後可產生超過95%的抗體反應,保護力可維持3至5年,完整接種2劑者,免疫效果可持續20年以上。A型肝炎疫苗與其他疫苗可於不同部位同時接種,安全性高。我國自2018年起已將A肝疫苗納入幼兒常規疫苗,提供2劑公費接種。其餘高風險族群如有旅遊計畫或暴露風險者,建議自費完成2劑接種,兩劑間隔6至12個月,以降低感染機率。
想進一步了解A型肝炎防疫建議或疫苗接種資訊,可至疾管署官網查詢,或撥打1922防疫專線洽詢。

疾管署分析,A肝與國際疫情連動,首波多為出國年輕族群所帶入。 圖:疾管署 /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