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重達約 495kg 的太空垃圾——「Cosmos 482」預計今(10)日將返回地球大氣層。歐洲聯盟太空監測與追蹤中心(EU SST)表示,目前預估再入時間為台灣時間今下午 1:49 分(UTC 05:49),誤差可達正負 4小時。由於其飛行軌道涵蓋北緯52度至南緯52度區域,包括台灣在內,多數地區都納入可能墜落範圍內,引發關注與熱議。
該太空艙是 1972 年蘇聯發射的「Cosmos 482」金星探測器的一部分。因當年任務失敗,其著陸艙長期滯留於近地軌道,成為歷時超過半世紀的「太空垃圾」。根據 EU SST 最新監測,這枚直徑約 1公尺、具有高耐熱鈦金屬外殼的太空艙,有可能穿越地球大氣層後仍維持大致完整,並以每秒 65~70公尺的速度墜地。
EU SST 指出,這次為「不受控再入」事件,因此,其確切再入位置與時間仍具高度不確定性,僅能依靠歐盟所屬雷達與光學追蹤系統持續修正預測。當前系統顯示,可能再入地點遍佈全球各地的地表與海域上空,包含歐洲、亞洲、北美,甚至東南亞、台灣等地,具體落點將隨時間推進而逐步收斂。

在台灣,這起事件引起熱烈討論。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也於臉書上表示「這個有點特別~」,並提醒民眾注意、別當成一般流星的現象。有民眾昨(9日)晚間於台東目擊藍色光束劃過夜空,懷疑可能與「Cosmos 482」碎片有關,雖尚未獲得官方證實,但其時間點與該物件再入預測窗口高度重疊。
臉書社群「太空知識及太空趨勢網」也指出,該事件為近年少見的「完整再入」,因該著陸艙原設計為抵達金星表面,能承受極端高壓與高溫環境,結構異常堅固,與一般會在大氣層中解體燃燒的太空垃圾不同,具有落地風險。專家提醒,若在地面發現疑似太空殘骸,切勿擅自接觸或搬移,應立即通報119或地方政府處理,以防可能存在的輻射或化學風險。
儘管過往歷史中,類似事件極少造成人員傷害,EU SST 中心強調將持續更新「Cosmos 482」的再入預測,並呼籲各國政府與公眾保持警覺,雖避免不必要恐慌,但亦不可掉以輕心。
此次不僅是一次罕見的太空再入觀測機會,也突顯全球太空垃圾監測機制的重要性。若條件允許,民眾可於今午後仰望天空,或許能親眼目睹這場來自冷戰時期的「星際訪客」與地球大氣的罕見邂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XbMHHvaiJo

歐洲聯盟太空監測與追蹤中心(EU SST)表示,目前預估再入時間為台灣時間今午1時49分(UTC 05:49),誤差可達±4小時。 圖:歐洲聯盟太空監測與追蹤中心(EU SST)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