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的軍事對峙近期持續升溫,社群平台卻率先燃起了另一場輿論戰火。多家印度自媒體 5 月 8 日晚間宣稱,印度海軍已展開「辛杜爾行動」(Operation Sindoor),由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INS Vikrant)戰鬥群主導,自阿拉伯海發動突襲,對巴基斯坦最大城市喀拉蚩港進行空襲,並宣稱「喀拉蚩陷入火海」。不過,根據多方查證,該消息至今未獲印度官方證實,所謂的「現場畫面」亦被揭穿為舊影片移花接木,顯示這場看似勝利的軍事行動,很可能只是資訊戰的一部分。

相關傳聞最初由數個印度自媒體帳號發佈,迅速在 X與 YouTube 等社群平台廣泛傳播,不少印度網民在留言中對「成功空襲喀拉蚩」表示歡呼。然而,仔細溯源可知,印度國內主流的媒體,並未報導印度航母出動的消息,部分媒體甚至對傳言進行事實查核,指出影片實為美國費城空難畫面,與印巴局勢無關。印媒強調,雖然維克蘭特號確實部署在阿拉伯海域,進行對巴方的戰略威懾,但印度軍方未曾宣布航母參與任何攻擊行動。
事實上,印巴軍方雖有交火紀錄,但目前明確證實的是,印度軍方出動大量自殺式無人機,攻擊包含拉合爾、喀拉蚩等巴國境內多處軍事目標。巴基斯坦國防部表示,已擊落 29 架印度無人機,並指控對方無人機「打擊效果有限」。若印度真動用航空母艦發動攻擊,這樣重大的戰略行動幾乎不可能毫無官方說法,這也讓「維克蘭特號空襲喀拉蚩」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國際軍事觀察家指出,該事件突顯當代戰爭已不再侷限於物理戰場,在資訊與社群平台上展開的認知作戰,對戰略形象與國際輿論具有重大影響。在印巴近期空戰中,當巴方公布擊落多架印度戰機的照片後,印度國內媒體與網民旋即釋出大量反制訊息,包括否認戰損、聲稱擊落巴軍機等,試圖混淆視聽。這次航母空襲傳言,很可能是類似模式的延伸。

網傳「維克蘭特號」參與戰爭,但是在未有官方證實的狀況下,應該為資訊戰的一環。 圖:翻攝自第一軍情

網路上充斥著「辛杜爾」計劃的訊息,真實度都有待確認,民眾應該抱持查證的態度看待。 圖:翻攝自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