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USNI News)報導,美國海軍正推進海基核巡航導彈SLCM-N)計畫,預計於2034年完成部署。海軍 戰略系統研發官員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該計畫已於2026財年完成重要里程碑決策,加速研發進程。海軍擁有海基核巡航導彈的目的在為美國總統提供核攻擊後的「第二次打擊」能力,強化美國核威懾力。

SLCM-N計畫源於2018年《核態勢評估報告》,要應對俄羅斯與中國日益增長的核威脅。美國海軍指出,該導彈將部署於維吉尼亞級(Virginia-class)攻擊潛艦或驅逐艦,具備低當量核彈頭,射程約2500公里,專為精準打擊設計。與過去的海基彈道導彈計畫不同,SLCM-N面臨工業基礎薄弱挑戰,需重建生產與開發能力。國防部預計投入數十億美元,確保導彈系統可靠性與現代化。

報導提及,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美國核武現代化至2034年總成本將達9460億美元,SLCM-N為其中一部分。計畫強調靈活應對「同儕、近同儕及流氓國家」的核威脅,與現有UGM-133A三叉戟II型彈道飛彈(又稱三叉戟D5)導彈形成互補。海軍官員強調,SLCM-N將提升海軍在全球危機中的反應能力,確保戰略穩定。

在朝鮮半島與印太地區緊張局勢加劇之際,SLCM-N計畫可能促使中俄加速核武研發,影響全球軍備競賽格局。但美國海軍強調,海基核巡航導彈的研發部署,目的在維護國家安全,而不是挑起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