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近月來,不斷將總統賴清德比做納粹德國獨裁者希特勒,引發德國在台協會與多國駐台單位公開表達不滿與譴責。對此,民進黨立委陳冠廷今(9)日再度表示,此一發言令人極度震驚與痛心,不僅錯用歷史,更危及台灣在國際社會多年累積的民主形象與信任。
「一個政黨領袖竟公開宣稱台灣正走向納粹,這不是對執政者的監督,而是對台灣整體民主體制的抹黑。」陳冠廷認為,民主社會允許政黨間辯論與競爭,但以納粹這種極權象徵來作比喻,無異於將歷史創傷當成政治工具。
他進一步指出,朱立倫此舉的邏輯,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在出兵烏克蘭前所採取的「去納粹化」說法高度相似。「普丁攻打烏克蘭前,就是宣稱烏克蘭是納粹,進而合理化他的軍事行動。今天朱立倫用同樣的方式形容台灣,真的讓人感到非常憂心。」
陳冠廷痛批,朱立倫不僅沒有就不當發言道歉,反而反嗆德國、指責國際社會「干預台灣內政」,更稱「國際不應幫助獨裁者講話」,轉而指控總統賴清德是問題核心。他強調,當一個政治人物為了國內鬥爭,選擇與國際社會對立、與歷史記憶切割,這本身就是對民主價值的背離。
他也提及,除德國在台協會外,歐盟、法國、比利時、以色列、英國、荷蘭等國代表處也紛紛對此表達關切,這已不是單純的口誤或言語誇張,而是對台灣國際形象造成實質損害。
「我們要非常清楚,國際社會今天的關切,不是因為支持哪個政黨,而是基於對歷史創傷的尊重,對極權主義的警覺,以及對台灣和平穩定的珍惜。」陳冠廷表示,當一個政黨開始以極端語言形塑仇恨、製造恐懼,民主的根基就會動搖。
他最後強調,身為政治人物,我們的責任是守住台灣的民主價值,而不是消費他國的歷史傷痕,甚至模仿極權政權的語言策略。這一點,不分朝野,應該是台灣社會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