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4月20日)是中國巴勒斯坦倡議「中巴經濟走廊」(the 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 CPEC)的十周年紀念日。這十年來北京與「巴铁兄弟」高調大談諸多想法,但實際落實的比例卻甚少,幾乎已經沒有動力。

《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 Review)稍早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5年4月20日,訪問伊斯蘭馬巴德,簽署協議啟動「中巴經濟走廊」,作為「一帶一路」的核心。巴基斯坦歷屆政府都將中巴經濟走廊視為改變其經濟格局的關鍵,但目前該計畫幾乎陷入停滯,未能完成最初的項目清單。

根據巴勒斯坦政府數據,「中巴經濟走廊」有38個總價值254億美元的計劃已經完工,另有23個總價值21億美元的計劃正在興建中。此外還有價值超過 220 億美元的 31 個計畫仍未開工(佔44.444%)。

儘管中國與巴基斯坦當局都宣稱中巴經濟走廊是一個重大成功案例,但許多政治和經濟觀察家認為,這個「一帶一路」倡議的核心並未能實現其目標,而且近期沒有成功的希望。

香港亞洲研究中心副主任阿里(Ghulam Ali,)向日經亞洲表示:「曾經為巴基斯坦和中國拓展關係提供了良好機會的『中巴經濟走廊』,最初啟動時充滿樂觀,但現在幾乎停滯了。」

南亞分析家庫格爾曼(Michael Kugelman)表示,近年來,由於巴基斯坦的經濟壓力和日益增長的安全擔憂,中巴經濟走廊失去了動力。這使得北京不願意承諾新的項目。

中巴經濟走廊已成為過去十年中巴關係的決定性特徵。同時也對巴基斯坦的安全構成威脅。根據官方記錄,自 2021 年以來,共發生 14 起攻擊事件,造成 20 名中國公民死亡,34 人受傷。

阿里說:「在巴基斯坦喪生的中國人比在其他國家都多。」專家表示,安全問題是阻礙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的最大因素之一。

阿里認為:「中國陷入了巴基斯坦軍隊與俾路支武裝分子之間的致命對抗。」 「如果巴基斯坦不能改善其內部安全,中巴經濟走廊的未來仍然黯淡。」

為了重振中巴經濟走廊,巴基斯坦和中國最近開始談論「中巴經濟走廊2.0」,其中將包括強調工業化、經濟特區、清潔能源、農業和民生發展的項目。

專家認為,政府關於中巴經濟走廊2.0的言論缺乏實質內容,庫格爾曼表示,近年來最大的挑戰之一是擬議的第二階段缺乏明確性。

庫格爾曼指出:「北京和伊斯蘭堡似乎多年來一直在宣布中巴經濟走廊的下一階段計劃,這對於該項目的大方向來說不是一個好兆頭。」 「如果下一階段要取得成功,就需要強調相對適度的貸款、合理的債務償還時間表和不會帶來重大安全風險的活動。」

阿里認為中巴經濟走廊可能已經擱淺。

他說:「中國沒有對第二階段做出任何承諾,沒有增加任何重大新項目,而且中國正在逐步撤回支持。」 「作為外交政策的一部分,中國保持形式主義,不想公開說『分手』。」

阿里指出,如果北京真的要求終止中巴經濟走廊,「中國對巴基斯坦的興趣就會減弱」。「中國對於和阿富汗開展合作的意願可能還比跟巴勒斯坦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