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宣布加徵關稅影響,中國股市於 7 日大幅下挫,滬指失守 3,100 點整數關口,創下五年來最大單日跌幅。恆生指數亦重挫 13.22%,為 1997 年以來最大跌幅;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亦跌破 7.31,創逾兩個月新低。儘管中共官方透過中金公司等國家隊宣布出手救市,但市場反應冷淡,未能阻止跌勢擴大。

據《大紀元》報導,A 股三大指數當日全面下跌。上證指數收報 3,096.58 點,下跌 245.43 點,跌幅達 7.34%;深證成指收報 9,364.5 點,跌幅 9.66%;創業板指則下挫 12.5%,收於 1,807.21 點。滬深兩市合計成交金額約 1.59 兆元人民幣,較前一交易日放量逾 4,500 億元。收盤時僅 106 檔個股上漲,逾 5,200 檔股票下跌。

美中貿易緊張情勢升溫是導致市場劇烈震盪的主因。美國前總統川普於 4 月 2 日宣布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 34% 關稅,中國則宣布將自 4 月 10 日起,對美國商品加徵同等幅度的反制關稅。

面對市場大跌,中共於收盤前透過官媒釋出「中央匯金公司正在積極開展穩市操作」的訊息,隨後中金公司也發布公告稱已再度增持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並將持續護盤以維穩市場。然而投資人並不買帳,跌勢並未止住。

中央匯金為國務院出資設立的國有獨資企業,是中國「國家隊」投資者之一,其主要任務之一即為在市場動盪時提供穩定力量。資料顯示,截至 2024 年底,中央匯金及其資產管理公司合計持有超過 36 檔 ETF,總市值超過 1 兆人民幣。

美中貿易緊張情勢升溫是導致市場劇烈震盪的主因。 圖:翻攝自百度

即便國家隊入市,部分市場觀察人士認為,政策支撐恐難以抵禦貿易戰的實質衝擊。春山浦江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威廉辛指出,企業面對貿易環境不確定性,在接單與定價方面面臨壓力,他直言:「現在進場抄底猶如接住下落的刀,會選擇持幣觀望。」

除了股市大跌,人民幣也面臨貶值壓力。在岸人民幣匯率一度跌至 7.3165,創下自 1 月 20 日以來新低,離岸人民幣亦跌至 7.3255。多家外資銀行分析認為,中共央行可能會容忍人民幣逐步貶值,但不至於一次性大幅放貶。

回顧歷史,中國股市曾在 2015 年爆發大規模股災,滬指於兩個月內暴跌 45%,之後即使官方多次出手救市,亦無法挽回整體頹勢。2024 年第 4 季中共亦曾推出多項貨幣工具,如「ETF互換便利」與「回購增持再貸款」,短期內曾推動滬深 300 指數上漲逾 40%,但後續動能疲弱,至 2025 年初市場再次回落。

專家普遍認為,中國資本市場的根本問題仍在於經濟基本面疲弱,政策刺激難以長期維持信心。美國資訊與戰略研究所經濟學者李恆青指出,當前的「政策牛市」與 2015 年情形如出一轍,結局恐將重蹈覆轍。

中國問題學者王赫則直言,中國經濟已陷入通縮惡性循環,內需疲軟、外貿受阻、房地產不振,地方債務沉重,各項經濟壓力層層堆疊,難以靠單一政策或臨時性措施扭轉頹勢。

對華援助協會也曾批評指出,中國股市長年缺乏法治與透明機制,當局慣於操控市場以轉移風險,終將導致民眾遭受重大財富損失,社會信任亦持續下滑。

除了股市大跌,人民幣也面臨貶值壓力。在岸人民幣匯率一度跌至 7.3165,創下自 1 月 20 日以來新低,離岸人民幣亦跌至 7.3255。   圖:翻攝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