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因川普總統推行的「對等關稅」策略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亂,股市遭受重創,蘋果公司則成為這場關稅戰中首當其衝的受害者。其產品生產高度依賴海外網絡,迫使其在美售價面臨劇烈波動。然即便如此,專家研判,蘋果不會因此將產線遷回美國,而是尋求多種策略應對。
蘋果旗下產品,如iPhone、iPad及Mac,近年生產地集中於中國、越南及印度。為執行「對等關稅」政策,川普對上述國家徵收高達54%關稅。依據分析,為抵銷成本,iPhone在美售價可能上漲至少43%,Mac則需調漲39%。
對於川普倡導製造業重歸美國的政策,《彭博社》記者Mark Gurman則斷言,蘋果將iPhone生產線移回美國的可能近乎為零。他進一步推測,蘋果將實施一系列應對策略,如透過壓低供應商及經銷商價格、自行負擔部分成本、調整產品定價,並擴展其全球供應鏈佈局,但返美設廠並非其選項。
《彭博社》也指出,蘋果近月已進行提前佈局,持續增加iPhone 16庫存量,目前庫存足以滿足市場需求。據此推測,若未來價格調整,也將待新一代iPhone上市後才會執行。據外媒《Exame》報導,蘋果可能計劃擴大在巴西的iPhone生產規模,以增加當地組裝量。此舉主因於相較中國的54%關稅,巴西僅需支付10%關稅,有助於大幅降低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