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基金會去年邀請奧運桌球金牌馬龍及中國師生來台訪問,卻一路引起統戰爭議,參訪台大時遭到台大學生抗議,負責接待的台大社科院學生會,事後稱活動有特別意義引爆批評聲浪,台大社科院學生會長郭又睿被提案罷免,18日在以166:18、同意罷免票數碾壓下,罷免案通過。

馬英九基金會去年11月邀請中生團赴台,進行為期9天8夜的交流,但過程中復旦大學女學生宋思瑤被問到台灣隊12強奪冠消息時脫口瞎喊「中國台北」,引發軒然大波。此外,馬龍造訪中山女中時,遭中國網友譏笑「如同唐僧掉進盤絲洞」、「臉都嚇白了」,引發校方與家長強烈不滿,認為孩子遭汙名化,向主辦單位馬英九基金會提出嚴正抗議。

社科院學生會後續在網路發文指稱,整體活動具有特別意義,且支持交流等語,挨批「像國台辦的供稿」。之後台大社科院學生會會員李瑞霖、胡燁霆、林逸芸、楊東翊、李浚誼更領銜發起罷免案。郭又睿罷免案18日晚間6點在社科院舉行投票開票,結果有166票同意、18票不同意、3張無效票。

李瑞霖說明,根據社科院學生會組織章程第22條規定,同意票數須大於不同意票,且總票數超過該屆會長選舉總票數之50%,因此罷免案正式通過。馬英九基金會中國訪團爭議雖已歷經3個多月,在校園仍有一定程度的關注與討論,反映社科院學生對於學生自治具有高度期待,也彰顯了校園民主程序,在學生自治體制中扮演重要的課責角色。

李瑞霖進一步指出,此次的罷免案凸顯學生自治運作的部分瑕疵,包含社科院選舉委員會沒有完全依照組織章程所規範之程序成立、社科院學生會組織章程長久以來無上網公開等,這些瑕疵都需要在後續學生自治制度檢討與修訂中被正式而嚴肅地面對與解決。

李瑞霖續指,此次的罷免案能成為日後校園民主的運作討論的具體參考案例。透過本案經驗,台灣大學乃至整體高教環境,都能重新審視學生組織的運作模式,進一步思考如何優化罷免程序、完善議事規範,讓每位學生都能在充分理解與有效參與中,逐步形塑更成熟且透明的校園民主文化。

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學生會接待陸生團引發爭議,台大學生連署罷免社科院學生會長,投票結果18日出爐,同意票166張、不同意票18張。   圖:李瑞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