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是故意要成為一條鯰魚,只是,不小心成了一條鯰魚⋯⋯。」這是中國AI新創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創辦人梁文鋒,在去年中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的一段談話。
DeepSeek與梁文鋒的故事,得先從廣東西南部的小城——湛江說起。
梁文鋒在1985年出生於廣東湛江吳川巿的一個小村落——米歷嶺村。據家鄉人的說法,梁文鋒自小就精通數理,初中時期就學完了高中數學,甚至開始自學大學的微積分等課程。
2002年,梁文鋒以吳川一中「高考狀元」的成績,考上近年直追清華、北大,中國國內綜合排名長期位居前5的浙江大學,並在2006年及2010年,分別取得電子資訊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的學士和碩士學位。
在美國次貸風暴席捲全球的2008年,還在攻讀碩士的梁文鋒,就投入探索「全自動量化交易」的可能性,並於日後成立對沖基金「幻方量化」,從幻方量化成立的第1年起,梁文鋒就意識到迫切需要更多的算力,投入2億元自主研發深度學習的訓練平台「螢火一號」。據稱,平台搭載了1100塊的GPU顯卡。
約當同時,梁文鋒開始大量囤積來自輝達的顯卡。在梁文峰參與的一篇技術論文裡寫道,幻方於2021年耗資10億元推出的改良版「螢火二號」,部署了多達1萬張的輝達A100顯卡。據中國業內人士估算,幻方的螢火超算平台,算力至少是同業平均的10倍以上。
2023年5月,38歲的梁文鋒宣布進軍AGI;去年底發表的DeepSeek-V3,該模型的效能不僅足以對標OpenAI最先進模型GPT-4o,訓練成本更僅約557.6萬美元,用了僅約20分之1的算力資源,就達到了相同的效能。今年1月,DeepSeek-R1模型的發布,更宛如在AI界投下一枚深水炸彈。
這家成立僅1年多的AI新創公司,為何能如此讓全球科技巨擘都為之震顫?或可從梁文鋒獨特的管理與用人哲學,窺探出一絲端倪。
「我們的核心技術職位,基本上以應屆和畢業1、2年的人為主。」梁文鋒曾表示,在招募人員上, 他首重的是能力,至於經驗,反而是「扣分項」。
根據公開數據,DeepSeek目前約140位的工程師團隊,幾乎清一色都是應屆畢業生或博士在讀生,「工作經驗在3到5年,已經是最多了,工作超過8年的,基本就pass了。」一名親近Deepseek的獵頭如此觀察。
不僅如此,招募新人時,DeepSeek還非常看重他們在國際知名程式設計競賽的表現,「基本是『金獎』以下就不要了。」一名協力廠商指出。
梁文鋒除了提供比中國一線科技大廠更優渥的薪資待遇,他授權、無為的管理方式,更是留才關鍵。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成長經歷,都是自帶想法的,不需要push他⋯⋯,當一個idea顯示出潛力,我們也會自上而下地去調配資源。」梁文鋒曾在訪談中如此形容他的「不干預」哲學。
談及梁文鋒,不少員工對他的形容是,與其說他像個老闆,不如說他更像個「極客」(geek)。梁文鋒的日常,就是看論文、寫代碼、參與小組討論,是少有具備一線研究員能力的公司掌舵者。
梁文鋒曾感嘆,中國AI和美國的真正差距,是來自「原創和模仿」的差距。「如果這不改變,中國永遠只能是追隨者。」
如今,DeepSeek火爆全球,微軟、輝達、亞馬遜等一線美國科技大廠,乃至中國的百度、阿里巴巴等,紛紛高調宣告擁抱DeepSeek R1的服務之際,梁文鋒孜孜矻矻追求的「硬派創新」夢想,或許,已在實現的道路上。
(本文獲今周刊授權轉載,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468期)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蝦皮賣家崩潰告白,年營收近億卻失敗了...他揭低價進中國貨陷阱「剛開始一兩件賺很爽」,為何後來根本賺不到錢?
台積電股價可能跌到977元以下、金融股獲利也將大打折?孫慶龍:應等合理價位再進場
圖:今周刊 /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