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罷免行動正式啟動,針對國民黨與民眾黨聯手推動爭議法案、大幅刪減中央政府預算的行為,罷免團體已於19 個選區達成第一階段門檻,並將於明日(3日)上午正式向中選會送件,其中,花蓮縣立委傅崐萁成為罷免行動的核心人物。
身為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的傅崐萁,在過去一年內積極推動藍白聯手削減政府預算,並主導多項爭議法案,屢次成為立法院攻防焦點。然而,這種強勢作風也讓他成為罷免行動的主要標靶。據了解,傅崐萁的罷免提案已在花蓮地區迅速獲得提議人數支持,將與其他18個選區的罷免案一同送交中選會,成為這波「大罷免潮」的象徵性人物。
罷免團體指出,傅崐萁的政治手段向來強硬,他在立法院內推動的政策,被視為藍白陣營試圖掌控國會、削弱政府運作的一環。不過,傅崐萁在花蓮地區的地方勢力深厚,要讓罷免案成功推進並不容易。罷免行動目前已完成第一階段提議,但下一步的二階連署需達選區選舉人總數的 10%,這將是一場艱鉅的挑戰。
罷免團體強調,非都會區的人口密度較低,設立連署站不如大城市方便,因此,未來將採取「垃圾車路線」等創新策略,讓花蓮等選區的選民能夠更容易參與連署。這樣的行動方式,顯示出這場罷免行動不僅是一場針對個別立委的挑戰,更是對國會現狀的抗議。
隨著罷免案正式進入中選會審查,傅崐萁與國民黨將如何應對,將成為接下來政治攻防的關鍵。這場罷免戰的成敗,不僅影響傅崐萁個人的政治生涯,也可能牽動藍白聯盟的穩定性,甚至對 2026 年地方選舉產生深遠影響。
傅崐萁的罷免提案已在花蓮地區迅速獲得提議人數支持,將與其他 18 個選區的罷免案一同送交中選會,成為這波「大罷免潮」的象徵性人物。(示意圖) 圖: 楊力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