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月來,教師們對「班班有鮮乳」政策怨聲載道,逼得行政院終於在近日喊停,宣布自下個學期起不再執行。聽到這消息,某老師苦笑著說:「終於結束了,我們不是反對支持農漁業,但這些問題都丟給我們處理,實在是受夠了。」

班班有鮮乳政策執行以來,亂象叢出,不僅有學生周末捧著一整箱保久乳回家,遭家長大罵到底牛奶要給誰喝;有些學校的冰箱更塞滿了過期的鮮乳,成了棘手的垃圾問題。

政府向農漁民拍胸脯掛保證遞出的溫暖承諾:支持國內酪農和漁民,提升學童的營養健康。但實際執行卻讓基層學校苦不堪言,讓人不得不質疑,這些政策到底是為了解決問題,還是為了塑造政績?

「班班有鮮乳」政策提出的願景很美好,每週兩次提供國小學童國產鮮乳,不僅改善孩子們的鈣質攝取,也希望穩定因台紐經濟合作協定而受衝擊的本地酪農業。然而,從開學起招標不順,配套不足,問題就層出不窮。多數學校反映,因為缺乏足夠的冷藏設備,超過75%的學校選擇購買保久乳,造成市面上保久乳大缺貨,學生還是沒喝到鮮乳,這與政策支持鮮乳的原意背道而馳。

學校的選擇對酪農並沒有產生實質幫助。乳業協會的數據顯示,自政策上路以來,保久乳的需求大幅增加,甚至導致市場價格飆升,從一箱八百元漲到上千元,漲幅超過三分之一。然而,本地鮮乳的銷量並未有明顯提升。農民更直言,如果這樣下去,學生習慣喝保久乳,日後本地鮮乳產業可能會越來越難生存。

政策原本的善意變成了眾人的困擾,結果不但沒幫到本土酪農,反而失焦成為多方混戰的謾罵。

學校行政端受到的壓力同樣難以負荷。國小老師紛紛表示,光是安排鮮乳的配送和分發,已經佔據了師生不少時間,更別提為了防範保存不當可能引發的食安問題,學校必須一再檢查和調整運作流程。有時,鮮乳送達時已接近上課時間,導致學生匆忙飲用,甚至直接浪費掉,發放鮮乳的工作到頭來成了徒增困擾的鬼見愁。

類似的情形早在農業部去年推動「班班有石斑」政策時,已有相當跡象,為了消化斷了銷售管路的石斑魚,大批的台灣養殖石斑送入營養午餐廚房,營養師與廚工更頭痛要如何將高貴的石斑魚融入學童午餐。石斑魚是好東西,但充滿高蛋白的獨特口感,也不是每位孩子都能接受。為了午餐保存安全起見,廚工總是以糖醋、煮湯方式料理食斑,久了常常被學生挑食,高貴的魚種食材,許多反而進了廚餘桶。

政策的誤算不僅在學生的接受度,更在於學校的設備和人力資源。多數學校並沒有適合置放大量鮮奶的設備。有些學校不得不另覓財源購買冰箱,但隨著政策喊停,新購置的冰箱頓時變得無用武之地。

這些情況的背後,透露出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為什麼農漁業的經濟困境要由學校來承擔解決?教育體系的核心職責是培養學生,而非成為政府解決社會經濟問題的工具。政府規劃政策時一聲不吭,就把學校捲入其中,卻未提供足夠的設備與配送支持,教育現場的負擔只會越來越重。

檢視這些政策,就會發現其共通點是缺乏長遠規劃和全面配套。農業部似乎習於急於推出看起來「即時有感」的方案,卻忽略了基層執行的真實困難。從冷鏈物流的空缺到石斑魚料理技術的缺乏,這些問題本應在政策推出前充分評估,但實際的政策總是在未準備好的情況下倉促上路,讓學校無奈地承擔最後的落地責任。

從「班班有石斑」到「班班有鮮乳」,我們看到的不是行政資源的善用,而是政策目標的偏離和執行的倉促。政府急於解決農漁業的危機,卻選擇了一條表面最容易出成果的捷徑,將壓力丟給基層教育工作者與學校系統。然而,這樣的做法除了暫時抹平危機,並未帶來長遠的正面效應。鮮乳政策沒幫助酪農,石斑政策沒救到漁業,反而成了學校的負擔,這樣的政績,最終又有什麼能效?

我們期待的,是一種更具誠意的政策思維,以長遠發展為目標,真正解決問題,而不是將學校變成政績提款機,讓基層教育成為政策的最後承擔者。

在政策設計與執行間,規劃者應該多留個心眼:用一紙公文丟下來的行政負擔,錢給了,學校就受用得起嗎?

文/周鑫(公務員)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