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壓力大、下班後還要處理家裡的事,蠟燭兩頭燒,實在吃不消......」
「我不知道原來照顧爸爸的時間就這樣一年年過去,累積也有十年了,我實在無法想像,以後是否能回到職場。」
「雖然有外籍看護幫忙,但只有我跟她兩個人,其實還是覺得不夠,經常都好累好累,好久不見的朋友問我是不是『過勞』了,氣色好差!真的是忙不過來呀。」

以上都是照顧家庭常見的情景,照顧的時間,有時不只比我們想像預設中來得長,甚至在每一個照顧選擇中,都會遇到大小依不一的層層難題;累積久了,不僅是身體上的長期過勞,還有很重要卻看不見的「心裡的勞累」,因此無論照顧的哪一階段,你都需要不同的照顧幫手。

本文粗淺的分為照顧初期、照顧中期、照顧後期的照顧三階段,但希望您能通盤來看你的照顧需求,因為隨著每位長輩病症、病期的不同,照顧並非全然地線型發展,而是需要我們做足準備、彈性面對。

第一階段:照顧初期

可能從預備出院算出,我們很快地就要面對:誰來照顧?回家的環境是否適合?是否需要醫療用品、尿布耗材?需要復健嗎等等。

1. 出院準備服務:
許多醫院有「出院準備服務」,除了有熱心的專業團隊主動協助外,建議你也可以主動詢問、討論,了解可能會遇到的事項、逐一處理,例如補助申請、社福資源、輔具購買等等。

2. 長照專線1966:
聯繫了解有多少長照資源可使用後,照管專員、個管師等會進一步與你聯絡,好提供你的家庭所需的資源管道。

3. 照顧人力:
許多人一開始走上照顧之路時,可能認為「自己顧」就好,但不少過來人的建議是,一定要有照顧替手,例如:照服員、外籍看護等等。甚至在復健時期,許多機構的復健計畫也做得非常好,促使長輩身體復原。

4. 無障礙修繕:
回家之後除了照顧人力,馬上就要面對的就是家裡的設施與動線是否能符合照顧需求。例如廁所、浴室,就需要最基本的扶手,最好是能找專業的無障礙修繕團隊到府評估。

第二階段:照顧中期

1. 其他照顧者:
到了照顧中期,也許初期的需求仍在,但此時的你,希望已經有加入照顧互助團體(實體活動或是網路線上社團都包含),因為有可能照顧的狀態變得更加複雜,需要有經驗的「軍師」協助,而照顧團體的媒介管道,通常也會連結到其他資源。甚至有時候互相傾吐,對於身心壓力沉重的人來說,是不可或缺的精神解藥。

2. 照顧人力:
持續評估所需的照顧時數,使用公費的照服員之外,若發現無法完全替你分憂解勞,適時地找其他自費的照服員也十分重要。尤其是居家服務項目,除了居家照護之外,還有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等可以協助長輩維持生活機能,甚至因不同的病因,身體也會改善復原。因此適時、妥善使用自費資源有其必要性。

第三階段:照顧後期

此時除了延續前兩期的項目之外,我們可以請專業的相關醫事人員評估,長輩是否需要更長時間的臥床照護?甚至需要安寧照護了。

每一位照顧者都需要家中的長輩可以好起來,但同時,能提供長輩舒適的生活與餘生,一樣非常重要。

在國外已經有許多的照顧方法,不再以醫療強行介入,更重視長輩的身心感受,以舒適為前提,讓長輩能得到尊重與照顧。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