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電光板是一種先進的科技技術,能夠帶來環保資源,但設置過量可能會造成環境污染,反遭科技反噬,到底該如何利用先進科技才能使環境生態和科技技術達到平衡呢?我認為這是一個現代人該去認真探討的議題。

在台南市七股區,當地漁民們從2018年開始就在擔憂漁電共生所帶來的危害風險以及工作權的影響,因此在當時曾有80多名地方鄉民北上行政院抗議,希望政府推出需有漁民的開發同意書才能申請電業籌設的許可,以及利用環社檢核機制來加強光電業者要事先溝通在地關係人或團體。

然而,四年後的現在,七股居民對漁電共生的不滿日益增加,在2022年11月3日,有將近200多地方鄉民北上抗議,明明政府已經推出新的政策了,綠能光電究竟帶來了什麼問題,讓許多居民仍然感到不滿呢?

根據台南市經發局去年4月統計,七股已有約1148公頃土地完成光電備案,至今仍持續增加面積備案,占七股土地面積將近十分之一,且政府目標要在2025年將地面光電的裝置容量達到12GW,七股當前累積的光電裝置容量已超過1GW以上,光是七股就為全台貢獻約六分之一的地面光電,這嚴重違反區域發展平衡及比例原則。

一提到七股,觀光客們最容易想到的就是七股鹽山這個著名觀光景點了吧,在那裡一眼望去有著許多過去留下的鹽田,還有七股鹽博物館及當地的特產;附近還有七股濕地,每當冬季到春季,黑面琵鷺都會來到此地度冬,許多賞鳥人士都為此而來七股觀光。

但如今來到七股,放眼望去卻不再是魚塭、鹽田和豐富的生態環境,而是佈滿一整片的綠能光電板,也就是俗稱的太陽能板。本來是該讓未來產業進步,帶來許多環保電能的綠能電光板,放眼望去卻成了將七股原本的環境生態給掩蓋、破壞的「外來物種」。這不只影響了七股的觀光業,還破壞了候鳥棲息的生態,也造成了許多漁民的工作機會不斷減少。

漁電共生意旨在結合養殖漁業與光電綠能發電系統,在維持養殖生產的前提下,在屋頂、魚塭立柱、塭堤、浮筏等地方設置太陽能光電發電設施。這對漁產業來說,造成了將近九成以上的漁塭將變成無租約養殖,使得承租漁民的工作權不斷受到壓迫;以光電業者的角度來看,漁民們成了違法佔用魚塭,且就算他們想要跟佔有戶漁民合作,漁民們卻無意回來養殖。就這樣漁電共生變成了漁民與光電業者間互相爭議的惡性循環。

如果未來漁電共存全面啟動,七股恐將有五分之一的面積都會「種」滿光電,且綠能電光板的保固期限只達約20年,要是在那20年後部分的電光板因過期而廢棄,屆時因拆除所帶來的廢棄物及大型機具的碳排放污染將無法想像,一想到那樣的光景,當地居民是絕對不願見到的,因此七股的居民們也不斷的在上前抗議著,為七股的生態、未來奮鬥著。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