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兒子讀國中的時候,因為他成績很好但他的好友大部份是不喜歡讀書且好動的同學,有時他們在班上會利用老師不注意時喜歡聊聊天,所以惹的導師很不高興,常常叫他們到教室後方罰站聽課,甚至有時導師情緒失控,還會拿麥克風直接敲孩子們的頭作為處罰。有時導師會請我到學校會談大部份都是請我勸我兒子離開那群不喜歡讀書且好動的同學, 導師的教育論點是以「物以類聚」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傳統升學主義之下為了分數,為了考取明星高中暗示兒子遠離在個性上,興趣上談得來的好友, 成績才不會受影響。

但相反的我並未受導師的教育論點影響,反而是利用星期假日輔導他們功課, 在適時的時間在價值與意義的追求、做人的信念等,去給予啟發協助,從中我發現有些同學家裡經濟環境很不好甚至是單親家庭, 久而久之兒子好友也成為我的好友, 現在他們已上大學了有些好友大學面試也是我推薦、給建議的。國中時候班上不喜歡讀書且好動的這些同學依舊跟我兒子非常的要好,跟我兒子變成了知心的朋友,我兒子心裡有什麼事也都會找這些好哥們訴苦,有空他們也會來看我請教我一此問題。

在我教書30年的歲月中,我看到許多的家長與孩子為了分數變的斤斤計較,每天抱著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教育觀念把孩子塞進自己所打造的模子裡,希望可以把孩子塑造成心中的樣子,我不認為這樣子,孩子就能快樂就能做大事,或是要求孩子必須上建中、北一女,就會很有成就高人一等。每個人天生的資質本來就不同,父母不需要看到別人出國留學、取得博碩士學位,就同樣的要求自己的小孩也要做到,生命短暫且脆弱,活出自己、過的多采多姿,不是死逼著他念書或做什麼事,人類最大的進步不是在人類發明什麼,而是在於如何利用這些發明來消弭不平等, 消弭不平等絕對是人類最崇高的成就並不是用成績用學校來區隔貴賤造成更多不平等,有能力的人更應協助弱勢的人,這才是對孩子正確的教育方式。兒子好友也是我的好友,協助弱勢的人這才是對孩子正確的教育方式。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